第11章 庭审前夜
王二蹲在牢门外,一边警惕地注意著外面的动静,一边將自己几十年来在詔狱道听途说的东西,一点点地倒给林渊。
“少主,这三司会审,说白了就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家一起审案。大理寺是主审,刑部覆核,都察院在旁边盯著,算是监审。”王二压低了声音,“这三家,平日里也斗得厉害,谁都想压谁一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瞧不上咱们锦衣卫。”
“哦?为何?”林渊问道。
“咱们锦衣卫办案,不走他们的门路,可以直接奏请圣上,等於是在他们头上悬了把刀,他们能舒服才怪了!”王二嘿嘿一笑,隨即又愁眉苦脸起来,“可这次,纪纲那狗贼把您弄到三司会审,就是想借他们的手,把您的案子办成铁案,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林渊点了点头,这和他想的差不多。纪纲在午门丟了那么大的人,必须找回场子,而一个程序上无懈可击的审判,就是最好的方式。
“主审官是谁?”这是林渊最关心的问题。
“大理寺卿,周新。”王二说出这个名字时,语气里带著几分敬畏,“这可是个出了名的铁面阎王。听说他审案子,六亲不认,只认证据和律法。前年,他连自己犯了错的亲外甥都给判了流放三千里,眼睛都没眨一下。”
“铁面无私,只认证据……”林渊默默念叨著这几个字,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对!就是只认证据!”王二补充道,“所以他极度厌恶咱们锦衣卫,觉得咱们办案屈打成招,不讲章法。可也正因为他只认证据,所以这次纪纲才敢把案子交给他审。”
“因为纪纲手上有『铁证』。”林渊接过了话头。
“没错!”王二一拍大腿,急道,“少主,我打听清楚了!纪纲准备的核心证据,就是那份天津卫所的官方卷宗!上面记录了您在天津『杀官造反』的全部过程,还有几十个校尉的亲笔画押,这……这在周新那种人眼里,就是板上钉钉的铁案啊!”
林渊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要的就是这份铁案!
如果纪纲拿出的证据漏洞百出,周新那种人反而会起疑。正因为它看起来“无懈可击”,才给了自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机会。
他不去否认证据,他要做的,是在这份“铁证”的內部,创造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新证据”!
“王叔,”林渊忽然问道,“詔狱里,有没有一种草药,碾成粉末后,混上唾沫,涂在纸上,能让新的墨跡看起来像是好几年前留下的一样?”
他前世是个歷史系的研究生,对古籍的偽造和鑑定有过一些了解。这种利用植物酸性来催化墨跡氧化的土办法,在很多野史上都有记载。
王二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这个……我倒是没听过。不过詔狱里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尤其是那些折磨人的玩意儿。我帮您去那些老药工那里打听打听,他们常年跟各种毒草打交道,兴许知道。”
“好,此事一定要隱秘。”林渊叮嘱道。
“少主放心,老奴省得!”
接下来的几天,林渊的脑海里,一刻也没有停歇。
他像一个最精密的编剧,开始在脑中构思那份即將被“创造”出来的密报。
密报的內容,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用词、格式、语气,都必须完全符合一个在官场底层摸爬滚打了多年,既想邀功又怕惹事的天津卫百户的身份。
“……职部百户李乘风,叩稟指挥使司。窃闻,新任千户王老虎,到任以来,行事乖张,与本地水匪往来甚密……恐其有不轨之心,意图染指漕运……职部人微言轻,不敢妄言,只將所见所闻,录於此,以待上官明察……”
林渊在心里反覆推敲著每一个字。
这份密报,不能直接说王老虎要烧漕粮,那样太刻意了。
只能是旁敲侧击,提出怀疑,这样才符合一个底层官员的谨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