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雍城加冠,孤为社稷主 天下王!
祖庙正殿中,贏斐面对贏秦先王牌位,恭敬道:“后人贏斐在此立誓,终此一生,必励精图治,使我大秦朝堂清明,国力强盛,百姓富足。”
“终此一生,定率我大秦锐士,东出函谷,剪灭列国,使天下之土皆为我秦土,使天下黎庶万世安寧。”
“踏踏...”
一阵沉闷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关內侯、三公九卿、贏秦公室族人鱼贯而入,矗立在殿內两侧。
“王上,此乃国璽!”
关內侯捧著装著传国玉璽的盒子,递到了贏斐面前。
“韩谈。”
贏斐轻唤了声。
“唯!”
中车府令韩谈上前接过传国玉璽,从秦朝一统天下时,这就是秦之国璽,象徵著秦国君主的无上权力。
“孤以加冠,当为秦王,行主君之权,统御国人。”
面向眾臣,贏斐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殿內响起:“御史何在?”
“王上。”
一名御史立即站出身来。
“擬詔,孤以秦王之名昭告国人,废除秦律十九种,从即日起,颁行《秦法九律》,朝堂、郡县必得依此法行事,违令者,立惩不赦!”
“唯!”
御史匆匆领命离去。
“王詔:废《顓頊历》,推行《秦歷》,定正月为岁首,召开大朝会!”
“唯!”
又一名御史领命离去。
“命关內侯为宗正,嬴沂为奉常!”
“谢王上!”
关內侯、贏沂站出身来,应声领命,在场所有人都表示赞同,宗正掌贏秦宗室,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必得由贏秦公室族人担任。
“王詔: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秦之二十军功等爵制糜烂不堪,孤以王之名,订立宗爵、
世爵、勋爵、散官四制,以酬宗室族人、功臣良將。”
“由郎中令派出郎中前往各郡、县张贴榜文,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內將四制宣诸於国人之口。”
“彩!!!”
眾臣心中一震,面色大喜,新的封赏制度推行全国,这说明秦王论功行赏的时候不远了。
“王上。”
奉常贏沂出声问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还请王上示下。”
'咯噔!'
顿时,在场眾人脸色一凝,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秦王贏斐须得明示天下,继承秦之国祚,而非继承秦之皇位,简单来说,他继承是法统,而不是承嗣。
“始皇帝一统天下,为华夏奠定了基础,不可不重。”
目光如炬,贏斐沉声道:“传詔,雍城祖地兴建始皇帝庙,秦国日后继位之君,须得告祭始皇帝,始皇帝庙主祭始皇帝,陪祭先孝文王、先庄襄王。”
“追諡孤父邑为秦安王,大父騏为秦诚王,曾祖悼为秦悼王,並高祖昭襄王、始祖秦襄公,立五庙。”
“大王英明!”
眾臣在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充斥著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中年早夭曰悼,从容中道曰诚,宽容平和曰安,在追諡父、祖父、曾祖的时候,贏斐没有用极尽溢美之言,只是用最为简单的字去描述他们,反而是对始皇帝一系,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设始皇帝庙,同祭始皇帝、孝文王、庄襄王,这无疑是告诉世人,秦国世系从昭襄王时分出了两支。
只有关內侯知道贏斐根本不惧怕日后,始皇帝的子孙会有想要夺回秦国的念头和想法,因为,只要他再度一统天下,他的地位就会比肩始皇帝,他的子孙后代才是大秦第一顺位继承人。
“眾卿若无它事,且先返回咸阳,准备岁首大朝会之事。”
摆了摆手,贏斐下了逐客令。
“唯!”
在场眾臣纷纷应声,领命离去,片刻间,人头攒动的祖庙大殿只剩下秦王贏斐和奉常贏沂、宗正关內侯了。
“叔祖,斐要在这里向您赔罪。”
就在眾人全部离开后,贏斐退后一步,朝著关內侯深深一躬。
“大王!”
贏沂心中一惊,完全摸不著头脑。
“你父贏邑是我看著长大的,秉性宽厚,不喜与人爭斗,你大父贏騏待人以诚,族中没有不称讚他的,之所以这么多族人愿意与你浴血沙场,不单单是他们想要拯救秦国。”
“我知道你的心很大,大的能容下整个天地,只是我有一话要告诫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详,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你做好准备了吗?”
关內侯的一双浑浊老眼注视著眼前的贏斐,沙哑的声音在殿內响起。
社稷主!天下王!
秦王贏斐心神震动,认真的点了点头:“叔祖,我做好准备了。”
“那便去做你想做的一切,我老头子活到这份上,也不知道能不能看见秦国再度统一天下的那天,若是不能,还要你亲自到我的墓前说一声,老朽此身不负贏秦。”
关內侯拍了拍贏斐的肩膀,脚步阑珊的走向殿外。
“能!一定能!”
贏斐眼眸中闪烁著泪光,大声说道,他知道关內侯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可为了自己,关內侯还是捨弃了他们这一脉的尊荣,关內侯这个爵位到他这里,就截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