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明詔黄帝纪元,为后世定章立制!
一眾朝臣除了少府冯敬之外,全都陆续离开。
午后,皇城西南角,少府官署。
注视著眼前这一片连绵不绝的建筑,贏斐眼中闪烁著异色,少府作为九卿之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机构庞大,属官眾多,充分反映出君主至尊至贵、高居国家之上的特徵。
“王上。”
冯敬陪在贏斐身边,轻询了声。
“先去工室。“
贏斐吩咐道。
“唯。”
隨即,在少府冯敬的陪同下,贏斐步入了少府最为庞大的工室,这里是秦国的製造中心,一大片手工作坊,涵盖了织造、冶金、锻兵等方面。
“王上。”
一名官员小跑著上前,正是工室令,掌管工室。
“孤想看看铜范,还有生產出来的成品。
“唯!”
冯敬给了工室令一个眼神,工室令快步在前指引,將他们引入了一处温度燥热的作坊,作坊中摆放著一具铜製模具,长铲状,范背有上下两道鼻栓。
唰!!!'
见此物,贏斐眼中立马进射出了精光,秦朝已经广泛使用范铸技术,只不过用的还是泥范,而这里出现的铜范是后世汉朝才开始普遍用於铸造金属货幣的铜质模具,可反覆使用以提高铸钱效率,分为公母两范,分別对应钱幣正背面,上有反刻阴文篆书。
“王上,此乃样品。”
工室令捧著一个木製托盘,恭敬上前,托盘上摆放了数十枚圆形方孔铜幣,
正面无內郭,背面均有內外郭,不整齐,有的平背,製作精整,郭纹细致,有两种顏色,一种青黑色,一种紫红色。
“哦?”
贏斐直接拿起一枚,细细把玩著。
“王上,此钱重五銖,前者以灰金(锡)、赤金(铜)锻制,后者以赤金(
铜)锻制,正面有大秦二字。“
工室令赶忙介绍道。
“王上想以此钱取代半两?”
冯敬有些不確定的问道。
秦半两是大秦统一后推行的法定货幣,废止战国时期各国流通的铲幣、刀幣等形態各异的区域性货幣,確立全国通用的圆形方孔青铜铸幣形制,该钱幣面文“半两”以小篆书写,法定標准重量为干二铁(约8克),与黄金共同构成货幣体系,黄金为上幣,铜钱为下幣。
哪怕是现在,秦半两的购买力一样坚挺,仅次於各色金(黄金、铜、白银)。
“嗯。
”
贏斐把玩著一枚青铜钱,说道:“秦半两耗费很大,携带不易,孤这才命人制新钱,这新钱命名为秦五銖,现在还只有两种,孤希望用白金製作出第三种。”
“从即日起,金之名仅用於黄金,灰金更名为锡、赤金更名为铜,白金更名为银,五铁钱分为青五铁、铜五铁、银五铁,少府全力冶炼五铁钱,越多越好,
若是府库存金不够,那便去开採。“
“设水衡都尉,专司铸幣,少府铜丞迁水衡都尉,一眾属官迁入水衡都尉署,允辖一千二百兵卒,水衡都尉署迁往兴安门外,左邻中尉寺,右邻京兆府。”
“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君主弗私,以属大农佐赋,少府所辖的斡官、盐官、铁官等划入大司农署。”
“工室拆分为御工坊、军器监,御工坊仍管辖织室及製作祭祀、生活用器,
弓弩刀鎧等兵甲一应交由军器监负责,太医署、太医监单独设立,不再由少府管辖,置太医院,掌诸医,主医药,督察诊病用药。
若卢令单独设立,不再由少府管辖,置大秦武库,主藏兵器。“
???'
冯敬没想到自己的权力竟然被削减,少府只剩下掌管中服诸物、宫廷膳食、
酿酒、种菜、食用珍禽野兽及献四时果品,还有下面进献的珍宝及皇家园林產出,说白了,真的成了君主的私人管家。
“除上林苑外,置王庄,南山之麓的白鹿原全部划入王庄,宫中所需粮食、
果蔬一应由王庄產出,上林苑用於畜养牲畜,为宫中提供肉食鱼蛋。“
没等他回过神变,贏斐又下了一道詔令。
“唯!”
冯敬勉强安抚悸动的內心,白鹿原东西长50里,南北宽12至18里,占约2700
顷,加上上林苑,至少少府能够管辖的君主私產並不少。
”岁首之先,孤希望能够看见五銖钱呈上。“
瞥了冯敬一眼,贏斐留下一句话,转身离开了少府。
“唯!”
冯敬连忙低头,恭敬应声,他开道贏斐说的不是三种五銖钱,而是秦国需要至少数以世万计的五铁钱,因为只有这样,秦国的財政压力才能够得到缓解。
“王上。”
就在贏斐刚刚走出少府时,中个府令韩谈小跑著上前稟报导:“他们都到了'
0
“回宫。”
贏斐大手一挥,策马返回咸阳宫。
这一先,秦国朝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法、新军制、新官制、新爵制、新历法陆续出台,太学的设立、少府的拆分,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
热火朝天。
ps:1石=4钧=120孔,1甩=16亍,1亍=4=24銖,一銖约3.33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