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王上。”
尉繚沉声回道:“数月以来,经过无数官吏、法家学子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秦法的更改调整,除了秦法六律之外,增加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徵收)、兴律(主要规定徵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驛传方面),合为九篇。”
“仍以约法省禁,蠲削烦苛为原则,对一些定罪、刑罚有所减缓,刪除了秦律中某些不合时宜的条文。“
“好。”
贏斐直接说道:“新的秦法命人誉写在帛书上,递交至孤案前,孤会一一审阅,若无紕漏,刊发全国。”
“唯!!!”
尉繚欣然领命,整整四个多月的努力,总算是到了尾声。
“有一件事,孤需要与尔等商议。”
???
眾臣抬头望向贏斐,面带不解之色。
“天下苦秦久矣,无非是两点,其一,秦法苛刻,其二,徭役繁重,这第一点,孤已经命国尉修改秦法,包括废除商君书中大部分严苛律令,这第二点,还是需要仔细考虑。”
“更役、兵役都不能废除,不过,可以酌情更改,首先是允许缴纳粮食,或者是等价的財物抵消更役,其次,更卒所服劳役之地必须是在户籍所在郡,由官府提供全部口粮。”
“兵役的话,年龄更改至20岁至35岁,男性国人只需要服一次,一次为一年,即可。”'
“至於戍役,孤以为边疆戌守必然是军队职责,寻常国人前去不过是送死,不若裁撤了。”
嬴斐看似商量,实则已经做出了决定。
“王上体恤国人,我等自无拒绝之理。”
子婴率先开口,其它人纷纷附和出声,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一番更改並未涉及到徭役制度的根本,不过是让国人更能够接受,单单是在本郡服劳役及官府提供全部口粮这两条就足够抵消国人的怨恨了。
至於更改兵役年龄,20岁到35岁才是男性最为精壮的阶段,除了这个阶段,其它年龄的男子进入军队,不过是充当炮灰,白白损失秦国的劳动力,何必呢?
戍役和兵役有重合之处,国人服兵役的去处普遍是县兵、郡兵,精锐边军本来也轮不上他们,又怎么指望一些老弱病残前去戌守边疆。
“既如此,孤便一併下詔,通告全国,废除戍役,调整更役、兵役。”
看见眾人都没有反对,嬴斐果断下了决定。
“唯!!!”
眾臣齐齐点头赞同。
“王上。”
就在这时,子婴站出身来,郑重道:“秦、楚相王已过去多日,天下诸侯多有称王之举,王上乃秦国主君,不可不慎重,祖地族人已经来信,希望王上返回雍城祭祖称王。”
“少府,称王大典、祭祀所需之物准备的怎么样了?”
没有直接回答子婴,嬴斐问起了少府冯敬。
“稟王上。”
“少府將切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
冯敬一本正经的回道。
“你马上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雍城,通知关內侯,就说孤要在雍城称王,祭祀先祖,请他主持,称王大典的时间就定在岁首。“
“唯!!!”
少府冯敬神色一紧,距离岁首只剩下10天了,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诸卿。”
环视眾,嬴斐认真道:“秦国既已国,便不能再像之前一样鬆散。”
“咯噔!』
子婴等人知道重头戏要来了,秦国三公九卿位置缺人已久,现在该到了补齐的时候。
“传詔,国尉尉繚调任太尉,国尉少卿章邯晋国尉,列二品,陈平任御史大夫,蒯通任典客,夏侯婴任太僕,王陵任廷尉。”
“谢王上!”
尉繚出身领命,一向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激动表情。
秦国已经很久没有设立太尉这一官职了,太尉是真正的全国军事主官,皇帝的左右手,国尉只不过是掌管地方兵权,二者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其它人关注的点则是三公九卿已经差不多都齐了,只剩下九卿之首的奉常和宗正,一个掌管宗庙礼仪,一个掌管皇族、宗室事务,他们大概猜到了贏斐要从贏秦公室中选人来担任这两个官职。
“诸卿若无它事,且自去。”
“唯!!!”
子婴、尉繚等人陆续走出了咸阳宫正殿,阳光从殿门折射进来,一片光明,昭示著秦国美好未来的来临。
注视著一道道身影离去,嬴斐內心掀起了波澜,在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前者固然是封建君主制的巔峰產物,但並不代表就適合发展一个强大的帝国。
集权制的核心在於君主,隋、唐、明、清都是三省六部制的忠实簇拥,名留青史的君主很多,更多的还是为人詬病的君主,反而是两汉在歷史上有著不错的名声,东汉幼儿园更是传奇,他能够做到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而不需要藉助所谓的制度,可他无法保证在他之后的每一任帝王都是英才,三公九卿制可以让臣子拥有更多的权力,从而筛选掉一些奇葩君主,延长王朝的生命。
ps:一顷地等於100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