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合成蓝色特性
夜晚的基地寂静无声,顾城独自坐在床边,柔和的光线映照著桌上三只晶莹的绿色玻璃瓶。
瓶身內,微弱的光晕缓缓流转,仿佛有生命般轻轻起伏。
过去两天里,他没有浪费丝毫恢復的精神力。
他成功地从一架望远镜中提取出【光学放大(绿)】特性,又从一架损坏的无人机中获得了【感知(绿)】和【红外热成像(绿)】两个特性。
【光学放大(绿)】能够大幅提升视觉距离,清晰捕捉远处目標的细节。
【感知(绿)】可以感知並构建周身环境模型,有效规避障碍物。
【红外热成像(绿)】能够侦测生物或设备的热辐射,实现夜间视觉和有限程度的穿透侦查。
若是今晚的实验能够成功,基地的防御能力將获得显著提升。
顾城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之前三个白色特性融合能够產生绿色特性,那么绿色特性是否也能通过融合,產生更强大的能力?
他目前拥有的【初级危险直觉】和【热感应视觉】都属於感知类能力,加上新获得的三个特性,一共五个感知向的特性。
他推测,若是能將它们融合,很可能诞生一个更强大的技能。
特性之间的等级差距十分明显。
灰色、白色、绿色,每一级的提升都意味著能力的质的飞跃。
若是能获得一个蓝色品质的感知技能,对他的生存能力將是巨大的提升。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提前发现敌人、掌握先机,远比单纯的力量或敏捷更重要
力量再强,速度再快,若是被先手偷袭,比如之前遭遇的毒蛇或藤蔓,很可能瞬间丧命。
因此,一个强大的感知技能是生存的必需品。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特性能否成功融合。
他小心地打开玻璃瓶盖,尝试將三个绿色光球靠近。
光球立刻开始相互吸引、缠绕,显现出融合的趋势。
他连忙停手,將其中一个光球收回瓶內。
他又尝试將另外两个光球与自身的【初级危险直觉】融合,发现同样可行。
经过多次试探,他大致摸清了规律:这五个特性可以任意三个进行融合,但无法四个或五个一起融合。
而且,即便是效果相近的【红外热成像】和【热感应视觉】,也可以一同参与融合。
他还发现,从另一架坏无人机提取的第二个【红外热成像】特性,却无法与第一个【红外热成像】,配合其他四个特性中的任何一个融合。
其他特性,比如【再生】,也无法与这五种特性中任意两个特性进行融合。
看来,只有特性方向相近,且数量等於三个时,才能进行融合,產生质变。
根据之前融合绿色特性的经验,新特性將是三者能力的总和。
这意味著,如果让【红外热成像】和【热感应视觉】参与融合,新能力会叠加两者效果,形成更强的热视觉能力。
面对选择,他陷入了沉思。
【初级危险直觉】是他的保命神技,很是重要。
【热感应视觉】/【红外热成像】能让他快速发现敌人,避免被伏击,若能增强,便能洞察更细微的温度差异,发现更隱蔽的目標。
【光学放大】可以配合热视觉,未来或许能轻易发现几百米外的敌人。
【感知】的能力则让他能够全方位感知环境,包括身后的敌人,相当於获得了“脑后眼”。
每一个技能都极其有用,难以取捨。
最终,经过慎重考虑,顾城选择將【热感应视觉】、【光学放大】和【感知】三者进行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