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內。

一尾青鳞熠熠、神异非凡的青鱼缓缓摇曳,悬浮於水府灵脉匯聚之上。

正是恢復原形的黎涇。

不知为何,黎涇前世为人,理应对人族模样会更加青睞。

但穿越此世数载,他早已对这青鱼之身习以为常,此时回到水府中便自觉显化了青鱼本体。

“此种举动便是我之改变。”黎涇心中暗道。

那清河洞天人族所行之事已让他对於人族的態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

从初临此世的对人族有先天好感,再到后来的种种事情,皆让黎涇明白了那人族修士大多皆是蝇营狗苟之辈,观感一落在落。

或许便是如此,黎涇更加喜欢青鱼之身,其他精怪也多是更加喜欢本体模样。

除非像木榭那般,本体为松木,扎根大地,行动不便,才会常以人形行走。

对黎涇而言,青鱼之身畅游天下江河湖海自是本能,但若需踏足山林平原,则显化人形更为便利。

这便是先天鱼属的一点局限。

当然,若执意以妖身驾水雾而行亦无不可。

但黎涇犹然记得木翁口中那垂钓蓑翁的事例,在此方世界过於招摇,若遇人族大能,恐有杀身之祸,『树大招风』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收敛心神。

黎涇开始梳理自身化形后最大的收穫——术法!

术法威能根源於法力,此次化形,阴阳法力本质蜕变,连带术法亦生出玄妙。

此前斗法仓促未能细察,此刻静心感悟。

黎涇赫然发现,隨著阴阳法力流转圆融,竟自然衍生出两式术法烙印於心:

其一是攻伐之术,名为『爆珠术』。

此术看似不起眼,却极为阴狠刁钻。

只需黎涇將一丝精纯法力封入一滴水珠之中,便可化作一枚枚的水元炸弹。

这些水珠可隨黎涇心意悄然散布於战场四周,或依附於水流,或隱匿於雾气,极难察觉。

但凡敌人触碰水珠,內部的阴阳法力便会瞬间失衡,產生剧烈的爆炸。

既可偷袭於不备,又可於关键时刻有效干扰敌方法力运转,创造破绽。

其二则是防御之术,名为『水岳气』

此术以法力作用於水汽之上,形成一道围绕身形十丈的气场,如山似岳,抵挡敌人攻势。

气场之中,阴阳法力流转不息。

若敌人攻击迅猛刚烈,力场便以柔韧的斥力將其卸去;

若敌人攻击诡异刁钻,力场则能以精准的引力使其轨跡紊乱,甚至牵引其对撞自伤,犹如山岳稳固不移。

由阴阳法力蕴生之术,一攻一防,一阴一阳,正合天理。

感悟完这两式术法后,黎涇又逐一检视其他术法。

《一气无极修行法》乃是他修行根本法,自不用多说,那蜕变后的阴阳法力便是其最大成果。

而《水元养脉法》与《艮心链形导引法》,前者需祭炼水府灵脉加速修行、淬链妖躯,后者乃虎山君所赐,专为通智精怪打磨“形”体,助其踏上“链形”正途。

如今看来,这两门术法对已化形的黎涇而言,已是有些鸡肋。

《水元养脉法》层次不高,况且此时水府这十数条灵脉对如今的他增益已大不如前,甚至远不如如今的黎涇直接吞吐日月精华来得迅猛。

而《艮心链形导引法》则是『链形』所需,如今他已经『化形』,也是无用。

“待我境界稳固,出得关去,便將此二法传下。”黎涇心中定计。

此前非他吝嗇,一是《水元养脉法》需灵脉支撑,而辖地內灵脉尽被他祭炼,仅供他一鱼修行;

二便是此水府核心在於他,而不在於眾精怪。

若是一开始,他便將此法奖赏下去,与麾下眾精怪共同祭炼水脉修行,就势必会因此耽误了自身修行进度。

修行之路,一步慢,步步慢!

那么如那赌斗、『岩蟒君』之『链形大药』恐怕黎涇都难以捞到好处,更別谈有如今这般造化了。

反倒是如今他化形成功,不再依赖这两种法门,便正好可將灵脉重新分配,依照贡献赏赐给水府眾精怪,助它们修行,壮大水府整体实力。

而那《艮心链形导引法》则可作为《水元养脉法》的进阶,奖励有功之臣。

至於贡献评定之事,可交由心细的老龟硤负责,白鱘统筹调度,黎涇自身把握大方向即可。

梳理完术法,黎涇不禁感嘆自身根基之浅薄。

虽有《一气无极修行法》这类根本修行法傍身,又新得了两式攻防术法,但诸如身法等辅助术法,仍有不少缺漏。

那敛息之术也是苍所赐,对於如今化形的黎涇而言,也只能勉强可用。

“我这一身根基打磨厚实,但术法种种却少之又少……”

黎涇不由为自身这修行过快带来的弊端感慨一声。

寻常精怪破一境需数十年,早有充足时间搜集后续法门。

如那木翁,扎根青松坡上两百余载,见识广博,结交四方,底蕴深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