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木榭境界稍稳,出得关来。

见山林在眾精怪努力下已初復旧观,便在此平野之地,以法力辟出一座类如昔日青松坡上的授道场地出来。

眾精怪隔得百二十米,望不真切,但也俱都欢呼闹腾起来,激得气氛火热。

“起!”

木榭端坐高处,双手托扶。

其下身化作一方树干高台,上身却仍是人形模样,立於道场中央。

左手便是水府,右手便是山林。

“今日木榭於此讲授修行两境之道,无论启灵与否,或是根基如何,皆可听讲。”

一语言罢。

木榭双手下压,止住台下精怪吵闹之声,隨后便开始讲授自身关乎『入静』、『通智』两境修行要点、诀窍所在。

二百余年修行体悟,如何感应灵气、淬炼体魄、凝神静心、应对瓶颈等关窍要点,皆是娓娓道来,字字珠璣,直指本质。

一时间,山林间唯有其温和嗓音迴荡。

台下眾多精怪如痴如醉,或有恍然大悟者,或有陷入沉思者。

更有山中诸多蒙昧鸟兽落於近处,与平日里那些避之不及的凶恶精怪们席地而围。

“鸟兽鱼虫,皆可成精成怪,全赖何时能够吸纳一丝精气得以启灵,遂踏上修行之路,今日除去启灵精怪,更有诸多蒙昧道友於此听讲,我便助尔等生得一番灵智,看一看那修行风景。”

授道最后,木榭微微一笑。

挥手间引动周围充沛的天地灵气,化作一场蕴含著勃勃生机的青色灵雨,细细洒落此方山林湖泊。

灵气甘霖降下,草木愈发青翠,水中涟漪阵阵。

或是飞鸟,或是草鱼,或是蚁虫,此时纷纷生出一分灵性,脱离凡俗,成为山中精怪。

而其他早已踏上修行的小精小怪们,亦感修为精进,前路更为明朗。

待到灵雨停歇。

诸般精怪皆以意念传音,顺延古树脉络,传至木翁耳边:

“我等谢过木翁前辈传道、启灵之恩!”

……

事毕,眾精怪皆散去。

水府厅殿中。

“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青鳞祝愿木翁前辈一路顺遂,饱览山河盛景,修行日益精进,早日凝结妖丹,入那第四境。”

寒暄一阵,黎涇忽道。

想比些许不舍的黎涇,反观木榭却是温和笑道:

“无需如此,我且予你一截松枝,日后若是在我方圆千里之內,便有感应,持此物指引,即可见我。”

话音方落。

与昔日那截松枝略有不同,附带一层青华的细小松枝显现出来,送至黎涇身前。

“我竟忘了这个……”黎涇一愣,心中不舍衝散而去,“有此松枝,日后定能再见。”

“正是。”

木翁见黎涇收下松枝,忽地似想起一事,便又道:

“以你天资,或许不过数年之內即可『化形』,届时若是无护持精怪,依旧可在此截松枝中注入灵力三缕,我便回来为你护道。”

“多谢木翁前辈。”

黎涇再又谢过。

诸事皆了,便是离別之际。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青鳞道友,就此別过,我等后会有期!”

木榭朗笑一声。

其身化作一道青色流光,倏然远去,直入青冥,消失於云天之外。

……

木榭离去之后,千里山林精怪虽皆有不舍,遂於此处『青松原』以树干、藤蔓、枝叶等外物塑成了一座木榭所化人形雕像。

雕像之下,有灵果、灵草,更有盘踞修行的小小精怪。

其中为首的便是一头鹿精,其名为『洛』,跟隨木翁於青松坡修行已有十数年了,此番木榭化形离去,便由它主导了这一切后续事宜。

或许,百十年后,承木榭之上而启下,成那『青松原』的鹿妖老祖。

……

另外一边。

黎涇送別故友,便回到了西湖水府深处,再度沉入日復一日的修行之中。

日月不淹,转瞬又是数月过去。

这一日。

黎涇结束了一次漫长的周天运转,缓缓自入定中甦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