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翁离去后。

它的一番告诫,使得黎涇心中那一丝因窥见下一境玄妙的躁动消散了大半。

的確,那三境『化形』看似近在眼前,实则差之弗远。

唯有將根基打磨得坚实无比,方能於突破三境『化形』的劫难中爭得一线生机。

“如今我法力都未曾积蓄到通智圆满,想那么远干什么,不如先静心修行。”

黎涇轻声念道,再度沉浸修行之中。

如今十六座水府既已落成,他除却每日雷打不动地转化阴阳气劲外,首要之事便是以《水元养脉法》祭炼那新得来的十六条水府灵脉。

《水元养脉法》其核心便是祭炼水府灵脉愈多,加持修行愈多。

原先黎涇只占有西湖水府与南涧水府的两处灵脉,就已感觉到那吸收灵气的速度快上了不少。

而现在,他足足有十六条水府灵脉需要祭炼。

“这一次祭炼后,想来通智二境的法力极致很快便可积蓄圆满。”

念及至此,黎涇不敢怠慢。

巡游至各处水府,盘桓数日或半月。

灵脉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祭炼的速度也因此有快有慢。

如今凭藉他一身凝练气劲祭炼,速度已比往日入静时要快上太多。

不过短短两月光景。

黎涇便將那十六处灵脉尽数祭炼完成。

而在此期间,他每成功祭炼一条灵脉,便感觉自身与这片水域的联繫紧密一分。

灵脉衍生出的磅礴灵气无时无刻不在匯涌而来,淬炼肉身、积蓄法力。

黎涇只觉自身仿佛成了这片水网的心臟,每一次吸纳灵气的喷吐都在与千里水脉共鸣,修行速度何止倍增!

就连往日那因转化阴阳气劲而渐渐有些不足的两股气劲,此刻都好似焕发了生机,不断加快阴阳气劲的转化。

与此同时。

黎涇也正式入门了《艮心炼形导引法》,此法关键在於吸纳『日月之气』,寻常精怪若是没有妙法,就算是得了这般高深內炼法,也无从下手。

但对於黎涇来说,就是一处宝藏,只需要轻轻推开未上锁的大门,那门后的宝藏就肉眼可见。

而这一切只因那引导的“日月之气”,正是他日夜吸纳的日月精华——

入夜,月华洒落湖面。

黎涇浮於水府灵脉之上,摒弃杂念,心神內守,依功法要旨观想己身。

渐渐地,他不再主动运转《感太阴蕴气修行法》,而是將心神沉浸於那清凉月辉之中,意念空明,如镜映照自身鳞甲、骨血、经络之本源形態。

继而於至静之中,引动那一丝丝精纯的太阴精华,並非纳入丹田转化为太阴气劲,而是导引其如清冷流泉,缓缓洗刷、浸润妖躯的每一细微之处。

这个过程温和却深入,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妖躯在月华滋养下,正发生著一种缓慢而坚定的蜕变,变得更加凝练、通透。

旭日东升,一抹浓烈紫气自天际直射而下。

他便以《感太阳蕴气修行法》法门,引日之精华淬炼己身。

灼热的日精之力涌入体內,带来的並非灼痛,而是一种蓬勃的生机,正与那月之精华的冰凉相辅相成。

日月交替,淬炼不息。

这《艮心炼形导引法》的修行虽进度缓慢,但效果確是不凡。

黎涇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肉身正变得更加坚韧,气血愈发磅礴,连对体內力量的掌控都精细了许多。

这便是在『炼形』!

从肉身上夯实著他的根基,拓宽著他未来的潜力,正如为一座高塔打下最深最稳的地基。

……

待到自身形神在日月淬炼下也更进一步时。

黎涇心有所感,再次运转瞭望气术,观照自身。

这一次,他发现往日里自身不可视的运势竟显露一角来!

在那模糊的运势之气中,一线极其清晰的深青之气赫然显现!

其形並非笔直,反而蜿蜒灵动,细看之下,竟隱约勾勒出一尾矫健青鱼的轮廓。

虽仍显模糊,却已初具神形,在他头顶气运之中缓缓游弋沉浮,带著一种沉静气息。

“这便是……我自身运势的显化么?”黎涇心中明悟。

不过,这运势为何会突然出现?

自他得了这望气之术后,黎涇一直只能看见寻常精怪的运势,例如那离去月湖水府的白鱘,当时便是灰濛凶险的运势,九死一生,与白鱘自述的情况基本吻合。

而他自己的运势,更是从来都看不清!

但现在,他的运势竟然显化出一条青鱼来。

“运势乃是在我祭炼灵脉、修行《艮心炼形导引法》后发生的变化,这便说明了定然与这两者有所联繫……”黎涇心中暗忖。

但具体到底是何联繫,他暂时也无法辨別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