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釜底抽薪?
吉普车捲起的尘土还未落下,工地上震天的欢呼已经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劳动號子。
那面写著“技术救星,再生父母”的门匾,被老高用最乾净的毛巾擦了又擦,小心掛在项目部棚屋最正中的位置。
它像一团火。
一团在这片工地上,永不熄灭的火。
蔡卫国,成了这片工地唯一的灵魂。
“蔡工,您瞅瞅,这石笼码得咋样?”
老王头现在是蔡卫国最铁桿的追隨者,他指著k5边坡上已经成型的石笼挡墙,满脸的褶子都笑开了。
那些曾被当成废料的钢筋和铁丝,在蔡卫国的图纸和工人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个个方正坚固的金属笼子。
工人们从山涧河滩里搬运来大小正好的石块,一块块塞满,一层层码好,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护坡。
这道墙,不仅能挡住山体,石头间的缝隙还能让雨水顺畅排出,彻底解决了过去土坡被水泡软、整体滑坡的顽疾。
“漂亮!”
蔡卫国是真心讚嘆。
“王师傅,你这手艺,比设计部画的图都標准!”
“就按这个来,把所有危险路段的护坡,全都换成这种石笼墙!”
得到蔡工的肯定,老王头黝黑的脸膛上放出光来,吆喝著工友们,干劲更足了。
工人们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他们不再是过去那种混吃等死的麻木劳力。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了不起的事业。
他们亲手把废铁变成了坚盾,把烂泥路夯实成了通途。
这种改变天地的成就感,是钱买不来的。
张勇更是成了蔡卫国的“小尾巴”。
他手里永远攥著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蔡卫国说的每一个技术要点,每一个施工诀窍,他都密密麻麻地记下来。
他看蔡卫国的眼神,已经不是敬佩。
那是一种崇拜。
工地上一派欣欣向荣,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洪水和不怀好意的调查员,都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噩梦。
然而,蔡卫国的心里却始终绷著一根弦。
王建业的沉默,不是退却,而是在酝酿一场更猛烈的风暴。
那两个调查员带回去的,绝不会是“临危不惧、科学决策”的褒奖,而是添油加醋的失败报告和对自己的怨恨。
真正的杀招,往往无声无息,却能一击致命。
这天下午,蔡卫国正在和老高规划下一阶段的涵洞加固工程,项目部那台老旧的电话机突然刺耳地尖叫起来。
老高擦了擦手上的泥,过去接起了电话。
“餵?……哦,是財务科的刘科长啊……欸,欸,我是老高……”
一开始,老高的脸上还带著笑。
可听著听著,他的笑容就僵住了,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得煞白。
他握著话筒的手开始发抖,额头上渗出了一层冷汗。
电话那头,传来忙音。
老高失魂落魄地放下话筒,呆立在原地,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
“怎么了,老高?”蔡卫国见他神色不对,沉声问道。
老高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声音乾涩得嚇人:
“蔡……蔡工……公司財务科来电话,说……说我们项目上一阶段的『安全隱患』问题,引起了公司高层的高度重视。”
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喉结滚动。
“公司决定,要对扎佐公路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与预算重新评估』。”
“在评估结果出来之前,项目……项目所有的后续资金,全部冻结!”
“我们申请的那批用来编石笼的钢材、急需的水泥和柴油,也……也全部取消了!”
一记无声的重锤,狠狠砸在蔡卫国的后脑。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王建业没有选择从人身上下手,那太明显,也太容易被镇政府和舆论顶回去。
他选择了釜底抽薪!
这是一记阴狠至极的阳谋。
以“安全”和“预算”为名,名正言顺,冠冕堂皇。
你蔡卫国不是能耐吗?不是有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撑腰吗?
好,我不动你,我断你的粮!
没有资金,没有材料,没有燃料,这个项目就等於被判了死刑。
你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变不出钢筋水泥。
到时候,工程停摆,工人工资发不出,你对镇政府和老百姓承诺的一切,都將成为空谈。
你之前建立起来的所有威信和支持,都会在日復一日的停工和等待中,被消磨得一乾二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