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卫国见他鬆口,大喜过望:

“谢谢师傅!没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扎佐镇公路项目部掀起了一股“废铁生金”的热潮。

老高带著工人们,开著项目部那辆破旧的“解放”牌自卸车,將几家废品收购站的废旧钢筋和铁丝如山般运回了项目部。

这些锈跡斑斑、形状各异的废料,在工人们眼中,是修路的“宝贝”。

老高叮嘱大家小心,前一天老王头就不小心被一根翘起的铁丝划破了手,好在只是皮外伤,但也让大家干活时多了几分谨慎。

他们用大锤敲直弯曲的钢筋,用钳子剪断缠绕的铁丝,將它们分门別类堆放整齐。

蔡卫国和张勇则泡在铁匠铺里。

老铁匠虽然嘴上抱怨,但看在钱的份上,也抱著膀子在一旁看著。

蔡卫国亲自上手,指导张勇如何將废旧钢筋切割成合適的长度。

然而,刚开始焊接,就出了问题。镇上供电確实不稳,焊机常常因为电压不稳而罢工。

突然,“啪”的一声,焊机冒出一股青烟,彻底没了动静。

“坏了!蔡工,这下咋办?”

张勇急得满头大汗。

蔡卫国检查了一番,也皱起了眉头,这老式焊机的內部构造和他知道的完全不同,根本无从下手。

老铁匠踱了过来,幸灾乐祸地哼道:

“说了你们年轻人不行,把我的老伙计给整坏了吧!”

蔡卫国连忙递上一根烟,姿態放得很低:

“老师傅,您是行家,您给瞧瞧?这工期紧,我们实在是等不了。”

老铁匠斜了他一眼,终究还是不忍心看自己的“老伙计”报废,骂骂咧咧地拿起工具开始修理。

他一边修一边念叨:

“这线圈得这么绕,电流不能开太大,得听声儿……”

蔡卫国在一旁仔细看著,用心记下,时不时还帮著递个工具,打个下手。

老铁匠看他態度诚恳,学的也快,脸色才渐渐缓和下来。

焊机修好后,他指点道:

“你们把几根细铁丝拧成一股绳再编网,不就结实多了?”

老铁匠无心的一句话,却让蔡卫国茅塞顿开。

他立刻找来几根废弃的钢管,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弯曲机,將一根根细铁丝拧成强度更高的“麻绳”,再用来编织成网。

“蔡工,你这手艺,我看比铁匠师傅都不差了!”

张勇看著蔡卫国熟练地操作著切割机和焊枪,不由得讚嘆道。

他自己也从最初的笨拙,变得越来越熟练。

蔡卫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著说:

“这都是以前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结合实践嘛。最重要的是,咱们得用心,把每个环节都做好。”

他前世在设计院里,可没机会亲自上手干这些粗活,但穿越过来后,为了生存和实现抱负,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从头干起。

经过三天的忙碌,第一个石笼样品在大家的期待中诞生了。

它由粗壮的废旧钢筋作为骨架,细密的麻铁丝网將其包裹,形成一个坚固的长方体,焊点饱满,结构稳固。

工人们围著这个新鲜玩意儿,你摸摸,我敲敲,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希望。

“这东西,看著还真不赖!”

老高用脚踢了踢石笼,发出沉闷的响声,脸上堆满了笑容。

“比咱们以前用木头桩子围起来的强多了!这下我看谁还敢说咱们修不好路!”

蔡卫国看著眼前的石笼,当即决定,让老高召集工人,明天就开始在k5那段最险的边坡。

尝试大规模製作和安装石笼挡墙,让这片废铁,真正变废为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