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越是如此,便越是感觉不妥。

他使用【烛龙之瞳】不断回想自身所学,遍查自身所练,却是没有发觉任何异常。

纵使如此,他仍然直觉自己遗漏了关键。

心念流转之间,他身形未动,意境却悄然转变。

周身紧绷的肌肉缓缓鬆弛,脊柱如龙舒展,双臂自然下垂,似卸去所有力量,又似蕴藏无限可能。

正是【无极桩】。

其势混混沌沌,无我无相,如返天地未开之时的本源。

呼吸渐转绵长深透,与周遭环境达成某种玄妙的共鸣。

“內家拳蕴劲於內,外家拳发力於外。”

这是陆行舟近日遍访教官所得,关於內外家拳法根本之別。

武学第一道关隘,便是【整劲】化明劲。

然而在此一步,內外家便已分途。

內家拳温养整合、蕴劲於內,渐至筋骨齐鸣;

外家拳则借打桩等手段刺激劲力生长、强合硬凝。

最终虽同归明劲,路径却迥然不同。

同样的,二者在修行成果上亦是各有千秋。

內家桩功极重悟性,门槛极高,然功成后劲力反哺,延年益寿。

外家拳入门直截了当,不尚虚式,唯练是本,却极易伤身,若不能练至高深,反损寿元。

天下英才辈出,唯孙禄堂被尊为【武圣】、【天下第一手】,隱有君临武林之势。

而他最令人称道的,便是融匯三大內家拳之长...

陆行舟桩功再变,自无极混沌中,一点生机悄然萌发。

他周身关节微微屈伸,如一张缓缓拉开的长弓,內劲如潮水般在体內流转、积蓄——

正是【混元桩】!

看似静立不动,实则气血奔涌,劲力圆融一体,形成外松內紧、含而不发的强大张力。

“这真是巧合吗?”

陆行舟从不信什么巧合。

他清楚,这背后定有某种尚未被道破的关窍。

最终,他得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兼修多门內家拳,或许能在武学进境中產生意想不到的助益!

既然內家拳讲究“蕴劲”,那么蕴养的劲力越雄厚、配合越默契,根基自然就越扎实。

想到这里,他只觉眼前豁然开朗。

【烛龙之瞳】虽能指引方向,却无法无中生有。

正因如此,它才未曾给出任何提示。

而在非【武圣】嫡传的涵斋武馆中,更不会有人主动点醒他这一点。

“又或者,即便在涵斋武馆,『三劲』之说也属...隱秘!”

陆行舟心念电转。

这其中的水,显然深得很。

若非如此,天下也不会仅有一位【武圣】。

既想通,便行动。

经过一番縝密推敲,陆行舟决定冒险一试。

直觉告诉他,此事越往后拖,就越难突破。

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更何况,他有【烛龙之瞳】作为底气。

前有明路,后有退路,何惧之有?

於是才有了这一个月来,他不断向各位教官请教的一幕。

此刻,他动作行云流水,已悄然转为【太极桩】。

双臂缓缓抬起,如抱圆融,虚实阴阳在意念间分明流转。

动作至缓至柔,却牵引周身气机循环往復。

每一细微变化皆暗合天道,柔和中蕴藏著化解万力的圆融智慧。

四大桩功在他身上流转自如,毫无滯碍。

三体式之凌厉、无极桩之空灵、混元桩之饱满、太极桩之圆融,竟完美交融,连绵不绝。

他的呼吸也隨之演变,时而沉厚如渊,时而绵长若丝,时而澎湃似潮,时而均匀如春水。

周身热气微微蒸腾,显然內劲正隨著桩功转换不断锤链、升华。

“是时候去找周文成,获取形意拳一脉的太极根本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