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余下的四位候选人都被请到了会议室中。

这一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和不解。

可是佐川明仍旧是平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著对面的五位候选人说道:

“很感谢诸位来到今日的面试,能够被你们选中,是澄心社的荣幸。

今日的面试,我们听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声音,有甚者,认为日本文坛已死。

依我看来,如今的文坛,並非『死了』,而是正在经歷一场泡沫经济崩盘后的『精神阵痛』。

人们不再相信宏大敘事,不再对未来抱有盲目的乐观。他们从街上捡起破碎的梦,躲进个人的、微观的情感世界里。所以您看到了,吉本芭娜娜的『厨房』治癒文学会盛行,村上春树笔下的疏离与空虚会引起共鸣,它们不是文学的墮落,而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心跳声。”

他的语气依旧平稳,但力量渐强。

“文学的真正力量,在於其可怕的包容性。

它既要能承载《群像》上的沉重思考,也要能容纳《jump》上的热血与梦想;既要能剖析战后一代的创伤,也要能书写泡沫世代的迷惘。一部在电车上让人潸然泪下的恋爱小说,和一部获得芥川赏的严肃作品,在触动『人』的內心深处这一点上,拥有同等的尊严。”

最后,他掷地有声地给出结论:

“而我们编辑的工作,绝不是固守一座孤高的堡垒。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摆渡人』。”

我们要有足够的嗅觉,从浩如烟海的稿件中找到属於这个时代的声音,无论它听起来是悲伤、愤怒、还是看似『轻浮』的快乐,

我们要有足够的技艺和耐心,帮助作者將那份模糊的情感与洞察,锤链成能够抵达读者內心的文字。

判断一个编辑是否优秀,不在於他发表了多少『正確』的作品,而在於他是否有能力发现並塑造出能定义下一个时代的『不一样』的声音。”

“最后我想说,编辑最基础的工作是校对,校对校对,校对到最后,其实校对的,都是人心。”

说完,佐川明在眾人震惊的目光中,朝著凉子微微俯首,

“社长,是我冒昧了。请您原谅。”

而回应佐川明的,却是凉子清脆的鼓掌声,她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佐川君,你说的很好,”她转向对面的几名候选人,“如果在座的诸位认同我们的理念,面试会继续,如果不认同,可以隨时离开。”

候选人们神情各异,但大多都被佐川明方才的言论所折服。

“哇哈,佐川君的言论实在是太精彩了!实话说,我是一名大学在读书,今日前来,就是想一睹佐川君的风采!哈哈,我的目的已达成!我非常希望毕业后,可以进入澄心出版社工作!”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起身,深深地鞠躬,隨后崇拜地看了一眼佐川明,高兴得地转身离去。

“这也行?”山岛不由得嘟囔了一句。

余下的几人,有人面色复杂,默默地起身,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房间。

也有的表示了对佐川明的崇拜和认可,但是自认自己水平不足,决定自动放弃。

最后剩下的,竟是刚才那个滔滔不绝的《樱周刊》的前副编辑,以及一个紧张得脸都红了的文静的女生。

而比她脸色更红的,却是那个中年男子。

忽然,他呼啦一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著面试官的方向用力地、深深地鞠了一躬,用极其诚恳的声音道:

“请澄心出版社,给我一次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