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呆呆要打中锋
马刺的角色球员们,先是愕然,隨即脸上都浮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羡慕,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內心的认可。
而a组的gdp,则表现得波澜不惊,仿佛这只是训练计划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调整。
托尼·帕克吹了声口哨:“嘿,蒂姆,看来你以后在低位要球,得先问问我们这位新来的保安同不同意了。”
马努·吉诺比利则走过来,一把搂住格林粗壮的脖子,用他那標誌性的、带著一丝狡黠的笑容说道:“小子,你再敢对我喷垃圾话,我保证,你的球鞋会在第二天早上被灌满芥末酱。”
格林的大脑,在这一刻才终於重新开始运转。
他先是难以置信地指了指自己,又看了看波波维奇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在得到后者一个“再废话就给我去跑圈”的眼神后,一股巨大的、混杂著狂喜与荣耀的电流,瞬间贯穿全身。
a组!
那意味著,他將与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大前锋、最狡黠的突破手、最冷静的发动机並肩作战!他將不再是那个被视为垃圾堆的二轮秀,而是真正踏入了这座银黑王朝的核心圣殿!
“yes,coach!”格林猛地挺直了腰板,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这声回应。
接下来的一个月,at&t中心训练馆的清晨,多了一种別样的交响乐。
除了篮球撞击地板的“砰砰”声,球鞋摩擦的“吱吱”声,还多了一种永不停歇的、中气十足的咆哮
时间,在汗水与战术的磨合中,悄然进入了十月。
马刺队的季前赛之旅,正式拉开序幕。按照联盟的安排,他们將先飞往欧洲,与两支当地的俱乐部进行两场表演赛,作为新赛季的热身和全球推广。
对於这种商业性质大於竞技意义的比赛,云澈並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他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东方火焰”餐厅的开业筹备,以及“圣安东尼奥黎明”这个舆论阵地的日常维护上。
“……马刺队在法国蒙特卡洛,以120比85轻鬆战胜了主队。值得注意的是,德雷蒙德·格林在本场比赛中首发出场22分钟,得到6分,8个篮板和7次助攻,他在场时,球队的防守效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回合78.5分……”
“……德国奥尔登堡,马刺队再次以30分的优势取胜。格林与邓肯组成的双塔,在防守端的统治力初现端倪。赛后,德国当地媒体將他们的组合,称为『the great wall of san antonio』(圣安东尼奥长城)……”
云澈没有吹嘘格林的得分能力,而是將他塑造成一个防守核心、战术大脑。这种精准的ip定位,让格林在常规赛还未开始前,就已经在球迷心中,建立起了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正面形象。
结束了轻鬆愉快的欧洲之旅,马刺队返回美国,开始了与nba球队真刀真枪的较量。在与休斯顿火箭队、华盛顿奇才队、亚特兰大老鹰队和丹佛掘金队的几场比赛中,波波维奇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阵容轮换和战术演练,主力球员的上场时间都被严格控制在15分钟左右。
胜负,在老爷子眼中,似乎並不重要。他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机械师,不紧不慢地调试著这台即將踏上漫长征途的精密战爭机器。
十月二十六日,在季前赛的收官战中,马刺队甚至轮休了全部主力,派出一帮边缘球员,客场挑战了刚刚夺冠的迈阿密热火队。当然,热火三巨头同样高掛免战牌,最终马刺输掉了比赛。
但没有人关心这场比赛的结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即將到来的常规赛。
经过一个夏天和整个季前赛的考察与磨合,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新赛季的最终阵容名单,也正式出炉。
在常规赛开始前的最后一次全队会议上,at&t中心的战术分析室里,气氛严肃而庄重。
波波维奇站在巨大的电子战术板前,目光缓缓地从每一个球员的脸上扫过。
“季前赛结束了。”老爷子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静,却带著绝对的威严,“从明天起,每一场比赛,都將是战爭。现在,我宣布新赛季的轮换阵容。”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首发阵容。”
波波维奇拿起电子笔,在战术板上写下了第一个名字。
“控球后卫:托尼·帕克。”
毫无悬念。
“得分后卫:丹尼·格林。”
丹尼·格林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这位之前还在nbdl顛沛流离的射手,终於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春天。
“小前锋:科怀·伦纳德。”
伦纳德依旧面无表情,但他放在膝盖上的那双巨掌,不自觉地收紧了一下。从一个15號秀,到二年级就坐稳王朝球队的首发,这背后付出的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
“中锋:蒂姆·邓肯。”
只要邓肯还穿著马刺队的球衣,他就是这支球队永远的內线核心。实际上,邓肯职业生涯近70%的时间都在中锋的位置上。
终於,到了最关键,也是最引人瞩目的位置——大前锋。
鲍里斯·迪奥,这位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法国魔术师,上赛季在球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认为,他將是这个位置的不二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