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乔很高兴,哈哈哈,他的春天,不对,是他的稿费快要来了。

虽然稿费还未到手。

可是刘如乔已经思考起了,等到这一笔稿费到帐以后的安排。

这年代有700元的巨款,就问你们怎么?短时间內还能挥霍完不成?

呃,还真能挥霍完。

刘如乔想起那位手写出了30多万字的《世界的平凡》的作家路谣。

他那3万元的稿费都能给挥霍完了。

虽然这年代消费低,可是真要挥霍也容易,钱也会如流水。

刘如乔思索片刻,就已想好该买什么了。

先给女儿刘天仙买营养品、买……

还要给女儿买玩具……

刘如乔还要带著刘天仙去县城饭店里好好的大吃一顿。

他要將在这年代受苦的肚子给补回来。

还要买些礼物,好好的感谢姑姑。

还有,刘如乔和天仙妈结婚的时候,姑姑给的置办结婚家具的数百块钱,也该还给她了。

如果再加上盖房子出的那间瓦房钱,那又是另外一笔要还的钱。

虽然姑姑根本就想要刘如乔这个侄子还过。

“茜茜,你以后每天想吃,爹爹都能买给你吃了。”

刘如乔告诉小天仙。

啊?刘天仙摸了摸小脑袋,真的吗?爹爹你可不要嫌茜茜年纪小就骗茜茜?

於是,从这一天起,从刘如乔一个人盼稿费早日到手,变成他和刘天仙2个人开始盼稿费。

……

时间转眼很快。

天气也开始变的酷热。

《人民文学》,作为国內文学刊物的前二,有一大批的忠实读者,往往在读完上一期,在新刊到货之后会再次购买。

这个年代,文学杂誌的单价一般都以角为单位。

即便贵,可也挡不住那些渴望文学的读者们的阅读兴趣,甘愿掏腰包来购买。

在全国各地。

“咦?新一期的《人民文学》出了?”

“这期有写知青与伤痕的精彩小说吗?”

“哇,《人民文学》头版头条居然是一部爱情小说,这不是假的《人民文学》吧?《山楂树之恋》?我还是买来读读吧。”

……

“小芳,《收穫》《当代》和《人民文学》,我们要买哪一本呢?”

从厂子里刚下班的两个女工来到书店。

她们俩曾是下乡的知青,是书籍支撑了那段对她们“痛苦”的岁月,所以她们是伤痕的读者群体。

“先看看目录,啊?这一篇头版小说《山楂树之恋》,批评语:『中国文坛出了一篇新爱情文学作品』……”

“这是描写我们知青当年那段岁月里的爱情的小说?”

“那买这期的《人民文学》吧。”

许多读者实在是腰包不鼓,只能在多本文学刊物之间几选一。

……

“《山楂树之恋》?是温馨甜美的爱情小说么?”

一位家庭优渥的女学生一连买了新一期《人民文学》《收穫》《当代》等好几本杂誌,还有好几本书名著,便离开了书店。

……

一位年轻的牙医,这月的饭钱都快没了。

可在下班后,他还是咬牙买了一本新出的《人民文学》。

他姓余。

……

作家王安忆和苏潼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史铁声,在路上也在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就有一本这期的《人民文学》。

……

西北。

路谣听说这期的《人民文学》杂誌有一篇爱情小说,於是也买了一本《人民文学》。

……

京城,北电。

当年號称“走后门”进入北电摄影系就读的老谋子,原本来图书馆想找本摄影方面的书籍,却让他看到了这本书刊上的小说名《山楂树之恋》。

似乎冥冥之中,让他读起了新版的爱情小说《山楂树之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