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现在签字七元八元九元十元,新人想都不用想了。

那都是给知名作家的稿酬。

知名作家本身的名气和实力,几乎都配得上他们的这些高酬劳。

张光年思索片刻,权衡了一下,说道:“如果这位无名是一位新人作家,那么我们《人民文学》,就给他定个7元吧。他以后要写出好稿子,我们《人民文学》会给他开千字8元起步的价格。如果这位无名是当代的知名作家,那稿费再重新定。”

这诚意已经是很足了。

这也是为了拉进双方的关係,以后更好的约稿合作。

新人开出千字7元,几乎是很少见的情况。

祁卫国听到千字七元,心里默默一计算,按照千字七元,十万字的稿酬能达到七百元。

嚯,这一笔稿费可不少啊。

“卫国,杂誌社决定了,就由你来负责联繫作家无名本人,你和他说,杂誌社同意刊登他的这部小说。”

“对了,你也要弄清楚,这位无名是不是文坛新人天才?”

祁卫国一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立马对工作充满了干劲。

……

祁卫国下班回到家,已经有点晚了。

说起来,相比起后世的996,这年代不提前半个小时下班都对不起他们在这时代的优厚地位。

杂誌社编辑们原本因为每天审稿量大,已经很忙碌了。

可谁让他们《人民文学》收到了篇惊人眼球的《山楂树之恋》稿子,如今將要刊登发表呢?

当回到筒子楼。

“回来了?今天怎么又下班晚?”

祁卫国的老婆杜心兰接过了公文包。

“我堂堂编辑部的小组长,要以身作则,早去晚走。”

祁卫国在家里也不忘摆架子,真是把想进步刻在骨子里了。

“快洗手吃饭吧。”

一大家子人都在等著他开饭了。

今天,他在清大上学的妹妹祁文颖回家。

在饭桌上,祁文颖忽然质问起了这位在《人民文学》杂誌社当编辑的哥哥。

“二哥,你怎么回事?我这个妹妹劳心劳肺,好不容易帮你从王子仪那里要到了一篇创作完未投稿的新稿子。结果你转头就把人家给刷下来了。”

“不过你们《人民文学》不要,人家子仪的那篇稿子转头就被《京城文学》过稿,还毫不犹豫的定在这期刊登。”

“小妹,你有没有向王子仪多说一些好话,替我赔礼道歉?”

“那当然。”

“那就好,那就好。”

“二哥,这一次,不像你以往做事的风格啊,到底是为什么?”

祁卫国在心里说,你哥,我也不想这样啊。

可货比货气死人。

如果没有《山楂树之恋》这部佳作的衬托,那么无疑他向叶圣陶先生的表外甥女王子仪约稿的那篇《海城繁华》是一部好的作品。

《海城繁华》除了爱情这层外皮,作品的思想內核还是伤痕、反思。

原本衝著稿子的质量和王子仪的名气,想来《人民文学》也不是不能发表。

可惜呀,没有如果。

昨天,他曾找了张光年主编,徵求一下意见,关於这篇《海城繁华》到底要不要发表在他们的杂誌上?

祁卫国也说了他的见解。

张主编读了王子仪创作的那部《海城繁华》后,说道:“发不发,我决定尊重你个人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