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摇篮”传来的数据洪流,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星尘议会內部激盪起远超预想的涟漪。那颗蔚蓝的“遗落”星球和沉默的“守护者”遗蹟,不仅是技术的宝藏,更像一面冰冷的镜子,映照出人类自身的脆弱——以血肉之躯,如何跨越星辰,在异星的重力、辐射与未知环境中生存、开拓?

“蔚蓝遗落”的初步生態分析报告,此刻正投影在月球“广寒宫”基地的中央议事厅。露西清冷的声音解读著关键数据:

“大气成分近似地球,氮氧为主,但存在微量惰性气体『泽塔-7』,长期暴露可能对未强化的人类神经系统產生累积性抑制效应。”

“重力:1.2g,长期影响需评估。”

“深紫色植被主导,其孢子扩散可能携带未知致敏源或微生物竞爭因子…”

“最重要的是,”她调出遗蹟碎片区域的辐射残留图谱,“『守护者』战场遗蹟及未知敌人碎片散落区,残留著高强度、多频谱的混杂辐射场。强度远超太阳系自然背景,部分频谱对现有纳米防护服穿透力极强。”

报告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刚刚因发现“新家园”而沸腾的热情上。技术可以造飞船,可以造穹顶,但要让人类真正踏足、殖民那样的世界,甚至深入探索充满致命辐射的遗蹟战场…血肉之躯是最大的短板。

“我们的『根』,扎在地球的基因池里,太深了。”龙啸云(远程接入)的声音带著凝重,“现有的nova系列神经稳定剂和基础基因疗法,应对火星级別的改造都捉襟见肘,更別说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系。”

“需要进化。”凡尔登女士接口,眼中闪烁著技术狂热者的光芒,“不是缓慢的自然选择,而是…主动的適应性强化!利用『守护者』的生物技术残留,结合我们自身的基因和蜂群纳米技术,打造真正的『星尘之躯』!”

议事厅內响起低声的议论。主动改造人类自身?这触碰的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伦理的深渊。

帕南的投影猛地站起,她的背景是地月l1船坞中庞大的“方舟星火號”骨架:“扯那些远的干嘛!老娘的船快造好了!上面的人怎么办?穿著铁罐头下去?还是缩在穹顶里当盆栽?露西!齐岳!给个准话!有没有办法让咱们的人,扛得住那片天,踩得稳那块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齐岳身上。

齐岳的目光扫过那份生態报告,扫过“守护者”遗蹟外壳那远超人类材料学的强度数据,最终停留在露西身上。“『穹顶种子库』的极限適应性基因图谱,结合『守护者』內部扫描到的生態维持单元残留数据,『雅典娜』能否推演出…渐进式的强化路径?不追求完美適应,只求生存与初步探索的基础耐受性。”

露西眼中数据流飞速划过:“需要样本。需要『守护者』內部更详细的生物单元扫描数据,尤其是其环境適应与修復机制的残留信息。现有的外部扫描…不够。”

“那就去拿!”帕南拍板,“『星尘之眼』不是还在那儿转悠吗?让它们钻进去!小心点就行!”

“风险过高。”凡尔登女士立刻反对,“『守护者』內部结构未知,贸然深入可能触发未知防御或导致探测器损失!”

“损失了再造!”帕南毫不在意,“机会就在眼前!磨磨蹭蹭,等『星火號』飞到了,上面的人一下船就躺倒,那才叫笑话!”

“帕南说的,是现实。”齐岳最终开口,一锤定音,“命令『星尘之眼』集群:执行『探针』协议。释放微型渗透单元,目標:遗蹟外壳破损处及能量反应残留区。优先级:获取生物环境技术相关残留物及数据。规避战斗反应区域。行动准则:静默、高效、必要时可牺牲部分单元。”

命令化作加密数据流,穿越数光年的虚空,抵达遥远的“星尘之眼”。围绕巨大遗蹟飞舞的银色探测器群中,分出一股更微小的溪流,如同纳米级的尘埃,悄然飘向遗蹟外壳上那些狰狞的裂口。

---

就在“星尘之躯”计划艰难起步的同时,地球轨道,l1拉格朗日点,“伏尔甘之心”巨型船坞。

“方舟星火號”的建造已近尾声。银灰色的舰体覆盖著致密的“星尘之肤”鳞甲,在恆星的照耀下流淌著星辰般的光泽。舰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撞角,而是被塑造成如同猛禽般的锐利流线型,內部整合了最新一代的深空探测阵列和蜂群发射平台。

但此刻,船坞的焦点並非“星火號”,而是它旁边一个刚刚铺设完龙骨、规模略小却线条更加激进的新星舰框架!它的骨架不再遵循传统的筒状结构,而是呈现出一种多面体组合的形態,仿佛由数块巨大的暗色水晶粗暴地拼接而成,稜角分明,充满攻击性。

“看好了!这才是未来!”帕南站在新舰的龙骨平台上,对著下方一群穿著工程外骨骼的“伏尔甘”工程师吼道。她的全息影像旁边,是新舰的设计蓝图——**“星芒级”多功能突击舰**。

“它不再是『方舟』那样的移民船!它是开拓者的剑!是矿工的镐!是科学家的显微镜!”帕南用力拍打著龙骨合金,“骨架!『暗星合金』!用『守护者』战场捡回来的那些碎片熔炼的!强度是『星尘之肤』的三倍!能量吸收特性…妈的,测试时差点把我们的炮台憋炸!”

工程师们发出兴奋的低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