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南用力揉了揉眼睛,看著一艘战舰的引擎喷口內,复杂的冷却管路如同活体血管般自动编织成型。“这…就是你说的『垃圾之翼』舰队?”她的声音乾涩,带著难以置信的兴奋。

“**蜂群之潮协议:执行中。**”齐岳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空地,平静中带著无与伦比的威严。“**目標:72小时內,构建『信风ii型』快速突击舰x12,『堡垒级』区域防御平台x4。材料来源:绿洲外围指定废弃区域。**”

隨著他的话语,蜂群洪流分成了数股,如同银色的巨蟒,扑向绿洲外围其他几处同样庞大的垃圾填埋场和城市废墟!大地在纳米虫群的“啃噬”下微微震颤,更多的战舰轮廓在尘埃中若隱若现!

与此同时,“伏尔甘”工匠街並未停歇,反而进入了另一种狂暴的生產节奏。

* 巨大的熔炉轰鸣,將无法被蜂群直接分解的超大型构件(如荒坂机甲残骸)熔炼成炽热的钢水,浇注入蜂群提供的模具,铸造成战舰所需的巨型骨架连接件和装甲模块。机械臂如同巨人的手臂,精准地將这些模块吊装到正在“生长”的战舰主体上,由蜂群纳米单元进行最后的无缝融合与强化。

* 丽贝卡带著她的技术小组,正利用蜂群列印出的精密零件,在已经接近完工的“信风ii型”突击舰上,快速安装和调试那些威力巨大的声波炮和emp阵列。他们的工作不再是原始的锻造,而是高效的集成与激活。

* 大卫则指挥著穿戴简易外骨骼的“守望者”预备队,將蜂群列印好的標准武器模块(如飞弹、无人机弹舱)如同搭积木般,快速填充到战舰预留的武器槽位中。模块化设计让后勤补给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高效。

* 露西的生態团队也没閒著。他们驾驶著改装后的“禿鷲”,在绿洲外围新净化的土地上,播种著改良后的速生萤光藤蔓和钢麦。这些植物不仅美化环境、提供资源,其根系更是蜂群纳米网络的天然延伸节点,为庞大的生產活动提供著额外的传感和能源支持。

**这才是绿洲真正的生產力量!**

* **蜂群:** 负责最核心、最高效的物质分解与分子级重构,处理海量“原材料”,列印精密部件,完成主体结构的快速成型。

* **“伏尔甘”工匠:** 利用经验和街头智慧,负责蜂群难以直接处理的大型构件熔铸、复杂系统的集成调试、模块化武器的快速部署,以及蜂群生產体系的维护和优化。他们是技术的“激活者”和“润滑剂”。

* **生態网络:** 提供辅助能源、传感支持和部分生物质材料(如高强度植物纤维),与工业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 **中央智库“雅典娜”:** 统筹规划,优化设计,实时监控生產流程,分配资源。

荒坂引以为傲的自动化工厂?在绿洲这种將**垃圾变战舰**、**大地为熔炉**、**纳米为巧匠**、**生態为脉络**的、超越时代的生產方式面前,如同手工作坊般可笑!企业联盟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建造一艘主力舰的资源、时间和人力,在这里,被压缩到了以**小时**计算!

不到六小时。

第一艘“信风ii型”突击舰——通体银灰,线条锐利如刀锋,舰艏撞角狰狞,两侧声波炮阵列闪烁著幽蓝的光泽——已完全脱离了蜂群洪流的包裹,静静地悬浮在距离地面数米的空中!它依靠的不是传统的旋翼或喷口,而是舰体底部密集排列的、蜂群列印的反重力场发生器!低沉的能量嗡鸣取代了引擎的咆哮,宣告著一种全新的、压倒性的技术代差!

丽贝卡站在舰体下方,叉著腰,仰头看著这头由垃圾中诞生的钢铁巨兽,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狂热:“妈的…这才叫船!齐岳!首航让我来!我要开著它去荒坂塔楼顶撒泡尿!”

帕南则盯著全息沙盘。沙盘上,代表绿洲生產区域的蓝色光晕正在急速扩张,十二个代表“信风ii型”的光点已经点亮了三个,四个代表“堡垒级”的厚重光点也正在成型。而代表企业联盟控制区的猩红色,在沙盘边缘显得如此侷促和…脆弱。

“他们还在调集舰队?”帕南嗤笑一声,指著沙盘,“等他们的铁棺材开到绿洲门口,咱们的『垃圾之翼』怕是能铺满整个恶土了!”

齐岳没有回应,他的目光掠过一艘艘正在“生长”的战舰,投向更远的地平线。蜂群核心在掌心温热,能量储备稳定在**35.1%**。这由垃圾与纳米构筑的钢铁洪流,正是对旧时代霸权最响亮的回答。

绿洲的生產力,已化为悬在企业联盟头顶的、由无数废弃垃圾重铸而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这剑锋落下时,將是旧秩序彻底崩塌的轰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