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利用现代化农业知识教村民春耕
春风裹著湿润的泥土气息,漫过石洼村的田埂时,李建国正蹲在地里,指尖捻著粒乾瘪的谷种。
这是村民们去年省下的口粮,颗粒间还沾著细碎的土,是全村春耕的指望。
石老汉拄著锄头站在旁边,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往年这时候早撒种了,可俺们种了一辈子地,就知道把种子往土里埋,能不能长全看天爷脸色,去年旱得厉害,地里的苗全枯了……”
李建国心里早有了盘算。
在现代,他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跟著村里的老农学过种地。退伍后又看了不少农业科普书,虽然比不上农业专家,但在这个时空,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number 1。
“石伯,咱不能这么撒种。” 他拿起锄头,在地里划出半尺深的沟,又用土培出一条条规整的田垄。
“先把地翻深,把土里的草籽、虫蛹翻到表面,晒两天就死了;起垄能保水,下雨不涝,天旱也能存住潮气。”
村民们围在田埂上,看得直眨眼。
“翻这么深?不累吗?” 一个挽著裤腿的妇人小声问。
李建国笑著把谷种放进温水里:“这叫浸种催芽,泡过的种子发芽快,还壮实。”
他又让大家把家里的草木灰、鸡粪都攒起来:“这些不是脏东西,是肥料,撒在地里能让苗长得旺,还能防虫子咬根。”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建国成了村里的 “农把式”。
他跟著村民们翻地、起垄,裤腿沾满泥点,手心磨出了血泡,却没歇过一天。
有村民学不会起垄的弧度,他就蹲在地里手把手教;
有人嫌草木灰脏不愿碰,他就先抓一把撒在自己的田里;
“看著,等苗长出来,咱这垄的苗肯定比別家壮。”
果然,十几天后,李建国负责的那片田,率先冒出了嫩绿的芽尖,齐刷刷的像一片小绿毯。
村民们这下服了,纷纷照著他的法子侍弄庄稼,连说话都客气了不少。
“建国,还是你有本事,这苗长得比往年好太多了!”
石老汉更是逢人就夸:“俺们村来了个贤能,不仅会治病,还会种地!”
春耕忙完,农閒的日子到了。
李建国看著村民们还是顿顿喝稀粥,心里又有了主意:“后山有不少猎物,咱们组队去打猎,既能添点肉,还能拿镇上换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