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往事
这家店他们三个以前经常来吃,老板是河东人,主营的就是絳州铜火锅和河东菜,菜单也多年没变过,徐非也没有问张鑫他们的意见,直接就点了。
凉拼一个,猪头肉一个,油炸生米一个,酸辣白菜一个,涮牛肚一个,最后再来个主菜--絳州铜火锅,完了拿三瓶红盖汾酒,这基本是他们以前的標配。
絳州火锅,又称“火碗”,其製作与一般的川渝火锅、老北京涮锅不同,锅中的菜不是涮的,而是採用极富古絳州特色的铜火锅为器皿,以木炭为燃料,以熬製的老汤为汤料,后来好多为了省事,就用浓汤宝,
把经过煮、蒸、炸、燉的红烧猪肉、酥肉、马莲、排骨、油炸肉丸及粉条、海带、豆腐、白菜等人们喜欢吃的菜餚,经过科学配搭,一层层铺在火锅中,一层一个样,层层加高。
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要多次添加高汤,锅內的菜、肉越煮越香,汤也越熬越好喝。它不仅保留了最早木炭火锅的原汁原味,而且营养均衡、鲜香绵嫩、鲜而不燥、入口窜香、回味悠长。故民间有“小小火锅,百味皆尝”的谚语。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三五好友来上这么一桌,再小酌几杯,別提有多愜意了。
徐非很喜欢现在的气氛,菜来了,酒倒上,三人就天南海北的瞎侃,不多会店里也开始上人了,因为铜火锅是必点的,店里也显的雾气昭昭的。
三人酒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从外面进来五六个年轻人,“老板,还有地方吗”有个男生问道。
“有,正好还有张空桌”老板娘回道
他们人多些,就坐了徐非隔壁的那张圆桌,徐非刚开始也没在意,等不经意抬头的时候看见一个身影,身体一顿,愣了一下。
那几个年轻人看的出来应该也是从外地回家过年的,朋友间聚会的,其中有个身影徐非可以说刻骨铭心,只不过现在笑靨如的俏脸,在记忆中总是冷冰冰的,面带嘲讽,让人感觉面目可憎。
这张面孔的主人叫何慧秀,是徐非的前妻,不对,现在应该是前世的妻。他和何慧秀算高中的同学,只是同届不同班,前世也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认识的。
那时徐非刚参加工作不久,风华正茂,小伙子很精神,眼里也儘是对未来的憧憬,正好遇上何慧秀从外地大学毕业正准备回并州找工作,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
后来家里人介绍相亲的时候,两人又碰上了,他们都觉得有缘分,经过相处,两人觉得对方都挺不错的,就结婚了。
两人都在并州工作,肯定要在并州定居,但两人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也没什么积蓄,徐大民为了他俩的婚事几乎掏光了家里的积蓄,给徐非在并州买了套90平米的房子。
刚结婚时两人也曾如胶似漆,但慢慢徐非发现何慧秀的疑心病极重,徐非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需要出差和应酬,何慧秀不但天天要查徐非的手机,后来更是发展到给公司的同事和领导打电话,问徐非去哪了,怎么还不回家。
徐非好几次都和她沟通,不用隨便给同事们打电话,让他在公司很难做,他以后去哪出差,去哪吃饭,隨时可以和她视频,甚至发定位。沟通完能好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又开始了。
徐非当时觉得可能和他俩没有孩子有关係,他经常出差,何慧秀下班回家只有自己一个人,她內心不是那种很强的人,所以显的孤单些,如果有个孩子,也许她的注意力就到孩子身上,会好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