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年轻的士兵勃然大怒,大骂道:『洋鬼子!看清楚!老子是军人!军人为保卫国家牺牲,天经地义!军人可不是为钱打仗的!”

“在我们道歉之后,在我们提出为这位勇敢的年轻士兵拍张照片可以帮忙转寄给他父母时,他明显的意动了一下之后,却拒绝了我们的帮助,说道:我作为军人为国牺牲尽忠,乃是本分,只是作为儿子,不能为父母尽孝,愧对父母养育之恩!”

“请不要告诉妈妈,我在金陵!我不想他们为我担心!”

“为此我们没有透露这名士兵的名字,也只拍下了一张侧脸照,或许这也是这名年轻士兵的遗照!”

“令人感动的事情在这场『自愿决定去留』的潮流中不断地发生著。川军第23集团军奉命移防后方,全集团军五万人,沪上一战伤亡过半,撤离到金陵的部队只有两万多,其中还有一半是伤员,可现在他们部队只有一万多人了,因为有超过五千名士兵自愿参加金陵保卫战,並且在撤离的途中,行军队伍中不断的有士兵零零散散地掉队离开,只有极少数的士兵是跑掉了,绝大部队掉队离开的士兵则是跑回了金陵。”

“一个国军將军告诉我们记者,他部队平均走一公里就要离开一个排,都是回头去金陵的,起初大量的士兵都是选择离开的,可是走著走著,又后悔了,所以就掉头回去了。”

“有的是三五成群的士兵单独回去,有的则是成排成连甚至成营的结伴回去。有一个排共有还有18个还能战斗的士兵,走了12个,还有6个士兵走著走著,突然放声痛哭,然后纷纷猛抽自己耳光,不停地骂自己『我怎么能这么怕死呢?弟兄们都回去了!我还想著独活下去呢?』然后也一起调头回去了。”

“採访的途中,我们甚至遇到了一支几乎全部由伤兵组成的部队正在路边哭泣,我们以为他们是被遗弃的伤兵,可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他们这个营的弟兄全都自愿参加了金陵保卫战,只有他们这些伤兵因为受伤参加不了,才再次哭泣。”

······

“我们记者意外地得知,一位移防位置恰好就是自己家乡的国军副团长,从战场上活下来之后,归心似箭的他回家拜见父母亲人,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同盟会成员,看到儿子活著回来后,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几天后,他的父亲气得浑身发抖地拿著报纸找儿子,让他的儿跪在祖宗祠堂里,当著祖宗牌位的面,质问儿子:『你为什么没留在金陵保卫首都?二公子都在金陵,你居然逃跑回家了?那么多军人都在留在金陵,你为什么没有留下?你还是不是军人!祖宗的脸都被你丟尽了!你给我滚!我寧可要一个为国战死儿子的尸体,也不要一个活著的逃兵儿子!』,这位副团长诚惶诚恐,写下遗书,跪別父母后连夜赶回了金陵了。”

“我们完全確定,决定留守金陵的每一个天朝士兵和军官都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这是一支钢铁般的可怕军队,骄狂的日军怕是要碰的头破血流了!”

“只是我们不禁深思,如果某天我们的美利坚合眾国的首都也遭遇了侵略者的威胁,我们有多少美国人也和此时的天朝人一样愿意用自己生命去保卫自己的国都呢?”

这篇报导一出,立即在国际上激起千层巨浪,引发了巨大的討论。

国內的媒体也不甘示弱,尤其是如此长脸,长士气的事,更是铺天盖地的宣传。

隨著报纸把各个部队自愿参加的人数公布。

各个省的百姓看到自己所在的省的部队居然没有满员,不断有热血年轻人跪別父母,自发的自费前往金陵参战。

至此,军心民心,高涨到极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