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喧闹与温馨渐渐沉淀,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变得密集起来,预示著新旧交替的时刻临近。

按照桂北山村的习俗,年夜饭后並非仅仅守在家中看电视,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串门”或称为“拜年酒”。

关係亲近的邻里、同宗的族人,

会在这天晚上互相串门,道声“新年好”,

喝上一杯甜酒或米酒,尝几口主人家备好的点心瓜果,联络感情,分享一年的喜悦。

李湛看著身边一眾女眷,正思忖著带谁一起去串门比较合適。

带多了,难免有炫耀之嫌,在这朴实的山村里显得扎眼;

带少了,又怕冷落了谁。

一直沉默抽著烟杆的李父,这时却开了口,

“湛,你一个人去吧。”

他磕了磕菸灰,目光扫过满堂的鶯鶯燕燕,又看向李湛,

“你现在是村里说得上话的人了,估计很多人找你有事。

我跟你妈就在家守著,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李湛心中瞭然。

他如今在村里的地位已然不同,

这次回来,除了过年,恐怕还有不少人指望著他能带自家孩子出去闯荡。

带著一群女眷,確实不方便谈正事。

阿珍心思细腻,早已准备好了一叠厚厚的红包塞到李湛手里,柔声道,

“路上看见小孩子,別忘了。”

李湛点点头,揣好红包,穿上外套,独自一人融入了夜色中。

山村的小路上,灯火比往常明亮许多,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映照著湿润的地面。

空气中瀰漫著硝烟味、酒香和食物的香气。

不时有孩童追逐嬉闹著跑过,李湛笑著將红包分发给他们,引来一阵阵欢快的道谢声。

他先去了几户关係近的本家,拜年,喝酒,寒暄。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果然,如父亲所料,几乎每家只要有適龄的年轻人,

长辈都会委婉或直接地提出,希望李湛能带出去“见见世面”、“跟著阿湛你学点本事”。

李湛都一一笑著应承下来,

心里明白,这既是乡亲们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最后,他来到了村长李老栓家。

村长家在村里算是条件不错的,一栋两层小楼,此时也是灯火通明。

“老栓叔,新年好,给您拜年了!”

李湛进门,笑著拱手。

李老栓见到他,很是热情,连忙拉他坐下,递烟倒茶。

“阿湛来了,快坐快坐!就等你呢!”

两人聊了些村里的閒话,李湛神色一正,说道,

“老栓叔,上次我对头派人来的事,多亏您和乡亲们帮忙,

这份情,我李湛记在心里。”

李老栓摆摆手,脸上带著庄稼人的硬气,

“哎,说这些干啥!

人家都敢杀上门来了,哪还跟他们客气!

这是咱们村的传统,哪家出事,全村都会帮衬。

再说了,你为村里做了那么多事,大家心里都有数。”

李湛心中感动,这份质朴的情谊远比外面的利益交换来得珍贵。

寒暄过后,李老栓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期盼交织的神色,

他嘆了口气,压低声音说,

“阿湛啊,叔今天还真有个不情之请。”

他指了指楼上,

“我家那小子,李进,你知道的,比你大不了两岁,

大学是考上了,法律专业,回来闷头考了几年,今年刚把律师证拿到手。”

李湛对李进有印象。

那是村里有名的“秀才”,从小就聪明,是同龄人里少数考上大学的。

但性格似乎有些孤僻,或者说,想法跟村里其他人不太一样,显得格格不入。

毕业后好像也没出去工作,就窝在家里看书考试,平时很少见到。

“进哥儿在家?

那我去跟他聊聊。”李湛说道。

李老栓像是鬆了口气,又像是有些恨铁不成钢,

“在在在,就在楼上他自己屋里。

你快去跟他聊聊,这小子,都快把自己闷发霉了。

一天天也不知道琢磨啥,我说啥他都听不进去。

你见识广,帮叔开导开导他,带他出去闯闯,总比窝在家里强。”

李湛点点头,顺著楼梯走上二楼。

敲了敲一扇虚掩的房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