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

东莞的网络舆论场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態势。

针对刘世杰“欺男霸女”、“飆车伤人”、“强占店铺”等具体罪名的控诉帖子,热度依旧。

但奇怪的是,

几乎每一条指控出现后不久,就会有身份各异的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警官,是我开车不小心撞了人,跟刘少爷没关係,我当时嚇坏了…”

“那家店是我带人去砸的,因为老板欠我钱不还…”

“那个女孩是我骚扰的,我冒充了刘世杰的名字…”

这些“自首者”言之凿凿,逻辑清晰,

甚至能提供一些细节,迅速地將一桩桩原本扣在刘世杰头上的罪名“认领”了过去。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但在法律程序上,这些指控確实被一个个地“化解”了。

网络上关於刘世杰具体恶行的声浪,竟然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弱。

然而,就在眾人以为刘家即將稳住阵脚时,

舆论的风向猛地一转,更加凶猛澎湃的浪潮轰然袭来!

这一次,矛头直指副市长刘天宏!

“纵子行凶,刘天宏才是幕后保护伞!”

“深扒刘天宏:从开发区主任到副市长的权钱交易之路!”

“独家:刘天宏亲属名下巨额资產来源不明!”

“管理无能!

盘点刘天宏分管领域內的重大失误和烂尾工程!”

这些指控不再局限於市井流言,

而是出现了大量看似內部流出的文件截图、模糊但指向明確的录音片段,

以及对其亲属、白手套经商的深度起底。

文章引经据典,逻辑严密,显然是专业团队的手笔,

其杀伤力远非之前网民的情绪发泄可比。

明眼人都知道,这不再是民间的自发行为,

而是拥有强大资源和背景的势力正式下场了!

周家,终於亮出了锋利的獠牙。

副市长办公室內,气氛比前几天更加凝重。

刘天宏看著网络上那些关於自己的、条理清晰的“黑材料”,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感觉到的压力与之前完全不同。

如果说之前的舆论是散兵游勇的骚扰,

那么现在遭遇的,就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集团衝锋。

“周文韜…你终於忍不住了吗?”

刘天宏咬牙切齿。

他深知,周家选择在这个时机下场,

既是报復林夏遇袭,也是看准了他因儿子失踪和前期舆论焦头烂额、力量被削弱的空档。

周家的进攻是立体而全面的,

官方层面施压,

市纪委那位之前態度曖昧的张涛副书记,在与周文韜“密谈”良久后,態度明显转变。

就在舆论转向的当天下午,市纪委便对外宣布,

针对网络反映的刘天宏副市长有关问题,成立专门调查组进行核实。

虽然措辞是“核实”,但这无疑是一把悬在刘天宏头顶的利剑。

经济领域切割,

与刘家关係密切的几家本地开发商和商会负责人,

纷纷接到来自“上面”或周家关联势力的“提醒”,开始有意无意地与刘家旗下的產业保持距离,

几个原本板上钉钉的项目也被以各种理由暂缓审批。

舆论精准打击,

周家掌控或影响的媒体资源全面发动,

不再纠缠於刘世杰那些已被“顶罪”的烂事,

而是集中火力攻击刘天宏的执政能力、经济问题和其构建的利益网络,招招致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