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衝出了赵国公府,坐上马车,便朝城外疾驰而去。

长安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涌动,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前往城外曲江池畔的芙蓉园。

…………

芙蓉园內,灯火如昼,人头攒动。

芙蓉园的中央搭了一个高台。

高台上,七、八名当世大儒端坐其上,魏王李泰坐於上首。

“看来这场诗会的魁首又是子敬的囊中之物了!”凉亭內,封言道看著长孙冲微笑道。

封言道,隋末唐初宰相封德彝的嫡长子,尚唐高祖李渊第12女淮南公主李澄霞。

“是啊,子敬文采无双,诗词风流,近三年的七夕诗会子敬都是魁首,今年自是不例外!”淮南公主笑脸盈盈附和道。

“姑姑,姑父谬讚了!”长孙冲谦虚拱手。

接著,他看向坐在凉亭旁的永嘉公主李月问道:“姑姑为何独自一人?姑父他去哪了?”

永嘉公主李月,唐高祖李渊第六女,駙马竇奉节。

正值信年华的李月,面容艷丽嫵媚,身段丰腴玲瓏。

一双秋水美眸,波光瀲灩,勾人心魄。

李月看著远处的湖水,漫不经心的回道:“你姑父他去军营了,没时间!”

“哦,原来如此!”长孙冲点头。

李月收回了目光,看向长孙冲,美眸眨了眨:“冲儿,长乐为何没与你一同前来?”

长孙冲闻言,神色颇为不自然的回道:“长乐她身体抱恙,已经睡下了!”

李月点了点头,没说话。

很快,诗会正式开始。

在场的文人才子挥毫泼墨,一首首七夕诗,送上了高台。

高台之上的孔颖达、于志寧、 虞世南等一眾大儒看著送上来的诗词,一个个兴致缺缺。

“唯有牡丹真国色,开时节动京城,这才是好诗啊!”孔颖达念完,感嘆道。

“很难想像,此等佳作,竟然是一个毛头小子所作!”于志寧一脸感慨。

“这小子满腹才华,却不思上进,竟然卖诗挣钱,简直有辱斯文,乃我文人之耻!”虞世南恨其不爭道。

“诸位夫子,平安他只是急需用钱,才做了这等糊涂事!

如今他已痛改前非,他虽没有来参加诗会,却作了一诗一词,托本王带来为其正名!”坐於上首的李泰看向一眾大儒,开口说道。

“哦,这一诗一词殿下可否拿出来让我等品鑑一番!”孔颖达浑身一震。

其余眾人也是满脸激动。

李泰微笑頷首,从怀中掏出一张宣纸递了过去。

孔颖达双手接过,低头一看,浑浊的双眼顿时大亮:“好诗!好词!两首皆是经典传世之作!”

一眾大儒见状,纷纷围了上来。

“给老夫看看!”

“给老夫一观!”

“彼其娘之,谁踩老子的鞋了!”

“诚彼娘之非悦,谁踏马扯老夫的裤子?”

…………

不多时,高台之上的一眾大儒乱作一团,怒骂声不断,甚至到最后拳脚相加,引得台下眾人纷纷侧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