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啊。"

几个领导心说你真够贪心的,还多多益善?呵呸,真不要脸,我们都背著人。

"还有氂牛肉乾和天麻、川贝、松茸……"

"来一些,来一些!对了,这些不贵吧?"

"不贵不贵,三块两块的,都是小意思。您放心,等您回去的时候,肯定让您带上一些。"

路平安摇头:"一些哪儿够啊?我要得多,还是出钱吧。

你们帮忙操操心,我出高价!放心,我不差钱儿,你们大大方方的整,咱都是清如水、廉如镜的好人,总不能让乡亲们吃亏,让下面人为难,是不?"

领导这下可高兴了,他们谁家还没个亲戚啊?这里面操作的好了,怎么的也能挣两个月工资吧?

"我小姨子在土產公司呢,找她方便,一趟就能齐活儿。"

"誒,老祁你不厚道啊,只想著自己小姨子,不想著路专员?我老弟他还在供销社呢,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在下面收的,找他能便宜不少。"

"你血口喷人,我老祁行的正、走的直,怎么到你嘴里就成坑人家路专员了?我只是觉得路专员时间宝贵,不想他费神费力,这也有错吗?"

………………………………………………

第二天路平安在这个大山中的小城里转悠了一天,吃了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

什么烤藏香猪,虫草羊肚菌燉藏鸡,烤鱼,火烧子饃饃……

吃饱喝足,还去古老的茶马古道上看了看,顺著千百年来的栈道小径走了走。

过去瀘定桥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一个节点,锅庄业发达,走商的人和背夫们来来往往,很是热闹。

自古以来,从雨城运往康藏的藏茶,想要到达藏区的打箭炉,一路都需要翻山越岭。

由於雨雪频繁,山路湿滑,车马难行,只有依靠茶背子人力背运。

一个用竹篾包装好的茶包子將近二十斤,茶背子一次少则背十个,多则十五六个,仿佛背著一堵墙在湿滑的山路上挪动。

茶背子都是日子过不下的穷苦人,其中不乏女人和孩子,背不动太多,就背四五块儿,然后习惯了以后,就慢慢往上加。

山间钉拐子敲击石板路的噠噠声终年不歇,沉重的茶包压的人说不出来话,豆大的汗水如雨般落下,茶背子连毛巾都捨不得用,用一个竹条绑成一个竹圈儿用来刮汗。

一趟行程长达半个月,才能走到打箭炉交茶包,极度的疲乏让这些人比骡子还沉默,简直比吃黄连还苦。

到了打箭炉交完茶领了脚钱,有些农忙时种地、农閒时背茶的茶背子家里条件相对稍好一点,也不吝嗇於买些酒和一些便宜的吃食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

所以相对更远的藏区而言,康藏这边的小吃食自然就比较丰富。

在瀘定桥玩了两天,吃吃喝喝,欣赏一下美景,探寻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路平安这才过了癮,在眾领导的欢送下搭乘返回雨城的车走了。

在雨城又停留了两天,托人整了不少茶叶,这边產的蒙顶山茶可是最好的茶,喜欢喝点茶的路平安如何能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