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有钱难住房
售票员手里握著小旗子,不断的吆喝,甚至还要拉开车窗指挥:"后面的往后让让,都要上班,都急,大家客服一下啊。
誒呀,您几位倒是动换一下啊,来来来,门口的大哥,往上挤。
有月票的出示一下,没有月票的备好零钱。这位同志,麻烦把你后面那个大姐的车票钱递给我一下。
下一站——莲东,要下车的做好准备啊……"
市区內一张车票两分钱,部分路程远的也不过五分钱,买月票还能更优惠,这年头坐车倒是不贵。
京厂路程不近,中间还要倒一班车,路平安了五分钱车票钱赶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望著眼前巨大的生活区,一排一排的筒子楼让路平安颇为好奇。
这种在后世已经被慢慢淘汰乾净的简易居民楼,在这个年代可不得了,每层楼都有冲水的厕所,也比平房、大杂院儿乾净,在有些单位,那是被人称为干部楼的。
普通员工只能住平房或是老旧的大杂院儿,夜里用尿盆儿,白天上厕所就去街角脏乱差的旱厕。
冬天冻得屁股疼,夏天熏眼睛不说,还要提防蚊子咬一屁股大包,別提多刺激了。
京厂生活区的筒子楼如此之多,显然领导们是住不完的,厂里的劳模、先进或者双职工也能有个分房的盼头。
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罗家栋真不是吹牛的,按照这个年代的標准来说,人家京厂待遇確实不错。
不过因为要让孩子接班,罗家栋父母退的早,也就没了分房的资格,如今还住在距离生活区不远的一个大杂院儿,全家人挤两间总计不足三十平的西厢房。
这还是罗家栋大姐出嫁了,要不然,全家挤得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没办法,这年代住房条件就这样,甚至罗家已经算不错了,他们院子里,祖孙三代十几口子住在一间不足十三平米的小房子里的都有。
即便是有钱,大多数人也没地方买房,即便是能买房,大多数人也不会买房,他们还想著厂里某一天能分房呢。
买房?
呵呵,那是傻子才干的事儿!
买了房,厂里更不会优先给分房了,对不对?
罗家栋父母就是抱著这种朴素的想法,不仅多次否决的罗家栋大哥搬出去的提议,更不许罗家栋三哥四哥出去租房。
罗家栋三哥最近谈了个对象,属於家里条件不错的,他都不敢往家带,生怕人家姑娘一看家里这条件,扭头就走。
罗家栋四哥更乾脆,对罗家栋父母说:"爸妈,在家里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之前,我是不会考虑找对象结婚的。"
罗家栋他妈拿著笤帚疙瘩对著罗家栋四哥就是一顿猛抽:"你个王八羔子爱谈不谈,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和爹妈叫板?
有本事你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孩子,那才好呢!……"
罗家栋四哥被抽的嗷嗷叫唤著逃出了门,好几天都没敢回家,父母也不担心,更別说出去找找了。
后世广大被催婚的兄弟姐妹们要是能有这待遇就好了。
別觉得罗家栋老妈是在说笑,家里六个孩子,下面已经有了孙子辈儿,父母说不管可是真不管,他们也没那个精力。
谁敢犯糊涂,那谁就自己受著。
罗家栋在陕北飢一顿饱一顿的,数著米粒下锅,他父母就要把所有资源倾斜到罗家栋身上么?
想得美!
很不巧,路平安找上门时,罗家栋出去借宿,昨晚压根就没在家里住,此时罗家栋父母也不確定罗家栋跑哪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