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大草原上烟尘滚滚。

柏尔木部落带著周边五个部落,一共凑出了三十五万人的大军,像潮水一样朝著秦军的方向涌去。

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漫山遍野都是举著长矛、扛著盾牌的士兵,震得大地都在微微发颤。

蛮族大军里骑兵十万左右,步兵將近二十五万。

骑兵里大多是只穿著皮甲、背著弓箭的轻骑兵,跑起来速度快,但防护不太好。

真正穿著厚重盔甲的骑兵只有几千人,他们骑著高头大马,手持长刀,看著就威风凛凛。

剩下的步兵排成一个个方阵,有的拿著长枪,有的举著圆盾,虽然走得慢些,但人多势眾,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移动的城墙。

柏林身披镶嵌著狼头银饰的黑色战甲,端坐在高大的战马上。

望著身后一眼望不到头的三十五万大军,他嘴角勾起一抹张狂的笑,浑浊的眼中闪烁著炽热的野心。

这一次倾巢而出,既是对秦军囂张挑衅的致命回击,更是他迈向权力巔峰的关键一步——只要此战得胜,他就能让草原上各部见识柏尔木部落的雷霆之威。

“传令下去!”

他猛地抽出弯刀,“全军加速前进!让那些秦军知道,草原的铁骑踏过之处,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下!”

马蹄声如雷鸣般炸响,扬起的尘雾遮蔽了半边天空。

在柏林看来,区区四万秦军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自己手中的三十五万大军,就是最锋利的屠刀。

什么谋略兵法,在绝对的兵力碾压下都如同儿戏——只要大军一拥而上,定能將秦军撕成碎片,活捉秦王。

队伍里的蛮兵们一边赶路一边咋呼。

年轻的小伙子把弯刀拍得叮噹响:“四万人打咱们三十五万?这还用打?过去踩都能把他们踩死!”

旁边扛长矛的老兵也跟著乐:“可不是嘛,听说秦军连马都没咱们多,到时候咱们骑著马衝过去,他们连逃跑的地儿都没有!”

想到打贏后的好处,大伙儿眼睛都亮了。

有人舔著嘴唇念叨:“上次隔壁部落抢了座城,有个小子抱了两箱金子回去,现在都娶了三个老婆!”

“就是就是!咱们这次多盯著点秦军的粮草营帐,听说他们的铁锅都是精铁打的,抢回去能换好几头羊!”

队伍里的气氛越来越热闹。

有个瘦高个的士兵扯著嗓子喊:“到时候抢了东西,按规矩交一成给部落,剩下的都是自个儿的!要是能抢到秦王的战甲,下半辈子吃喝不愁!”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跟著起鬨。

虽说打仗有风险,但在这些底层蛮兵眼里,这可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机会——不拼一把,这辈子就只能在草原上当穷光蛋,万一运气好,说不定真能过上顿顿吃肉、住大帐篷的好日子!

在蛮族,战利品的分配有著铁打的规矩:无论抢到多少財物、牲畜,战士只需將一成上交给部落首领,其余九成都能揣进自己腰包。

若是缴获了兵器、甲冑等战略物资,更是能直接抵扣赋税。

这种近乎“抢多少得多少”的分配方式,像一把烈火点燃了每个蛮兵心中的欲望。

为了让战士们在战场上敢拼敢杀,部落首领们深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

每逢大战前,他们总会激励蛮兵:“战场上抢到的都是你们的!杀一个秦军,赏一头羊!活捉敌將,封百夫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