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岳望著街道两旁欢呼的百姓,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转头对苏云拱手道。

“王爷,看来老百姓们对於秦军很是欢迎,这一路的欢呼声,可比当年我带燕州军回城时还要热闹。”

苏云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那些百姓,淡笑道。

“燕侯,这些老百姓不过是看在你的面子,才对秦军如此热络。若不是你治下得人心,燕州军民岂会这么快接纳新主?”

韩岳神色一怔,隨即重重抱拳。

“王爷谬讚!韩某不过是守土有责。往后在殿下麾下,韩某定当肝脑涂地,不负这份信任!”

“燕候,不必如此拘谨。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燕州的百姓,也是本王子民。”

“你看这些百姓,不过是盼著吃饱穿暖、免遭战乱。只要我们勠力同心,定能让燕州比从前更兴旺。”

韩岳喉头微动,眼眶微热,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

“王爷所言极是!韩某定当竭尽所能!”

他抬手示意亲兵开道,“王爷,请隨末將前往侯府,一应事宜早已备好。”

队伍穿过熙攘的街巷,百姓们自发让开道路,目光中满是敬畏与期许。

侯府门前,朱漆大门早已洞开,三十六名燕州精锐身披银甲,手持长戟,笔直如松地列成两队。

韩岳下马后,亲自为苏云引路。

踏入正厅,檀木长案上早已铺好宣纸。

待韩岳將文书写好后,他双手捧起文书,恭敬地呈递给苏云:“自今日起,燕州军將士,唯秦王马首是瞻!”

苏云双手接过文书,並作出承诺。

至此,燕州正式易主。

........

画面一转。

大梁,都城。

城墙高耸入云,墙砖被岁月磨得发亮,城门上方“大梁”二字牌匾庄重威严。

城门口车水马龙,挑著菜担的农夫、赶著马车的商贩、骑著高头大马的贵族,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城內街道宽阔平整,两边商铺林立,酒楼、绸缎庄、当铺一家挨著一家,吆喝声、討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街边还有不少摆摊卖小吃的,蒸笼里飘出阵阵香气,引得路人驻足。

金荣骑著快马赶回都城,身上的盔甲还沾著尘土,脸上也满是疲惫。

但他没有一刻停留,直奔皇宫而去。

一路上,守卫们看到他急促的样子,也不敢阻拦。

穿过几道宫门,皇宫內红墙黄瓦,雕樑画栋,处处透著皇家的气派。

金荣心里还是七上八下。

这一路进城,他总觉得路边的百姓都在戳他脊梁骨。

“要是父皇气昏了头,真砍了我……”金荣咽了咽唾沫。

他想起出征前夸下的海口,再想想南征的惨败,后背一阵发凉。

不管怎么样,来都来了,还是得上。

置之死地而后生。

御书房內,檀木案几前,梁皇正伏案批阅奏摺。

他鬢角霜白,眼角堆叠著深刻的皱纹,鬆弛的皮肤下隱约可见青筋,但腰背依旧挺得笔直,握著狼毫的手虽布满老年斑,落笔时却苍劲有力。

快七十岁的年纪,在古人里已算高寿,可他精气神十足,浑浊的眼底仍藏著锐利的光,像头蛰伏的老兽,隨时能张开獠牙。

这位执掌大梁四十余载的帝王,在位时兴修水利、鼓励农商,百姓粮仓渐满,街头巷尾也热闹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