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缝合大山的「针」
千钧一髮的军令状镇住了全场。张振学被林胜利的担当和自信深深打动,內心激烈挣扎著:这小子是疯子还是天才?把自己的前途和几千万的工程绑在一起赌!但不知为何,我竟然相信他能贏。赌了!贏了,两河口名垂青史;输了,我陪他一起担责任!
最终,张振学拍板决定,划拨了一个最危险、也是最小的边坡段作为试验区,並把杜兴国的队伍交给了林胜利。
得到授权后,林胜利立刻行动起来。他连夜编写了《预裂爆破与预应力锚索试验段施工细则》,详细到每个炮孔的角度、深度、装药量,以及每根锚索的预应力施加吨位。
最关键的设备製造环节,林胜利设计了一套“千斤顶-压力表组合装置”。这个看似简单的设备,將一个普通的液压千斤顶与一个精密压力表通过高压油管连接。通过读取压力表的数值,可以相对精確地控制施加在钢绞线上的拉力。
施工开始,林胜利和杜兴国几乎24小时泡在现场。钻孔、装药、布线……每一个环节,林胜利都亲自检查,其严苛程度让杜兴国手下那帮老兵油子都叫苦不叠。
一个老工人擦著汗,对身边的同伴嘀咕:“乖乖,这林工的眼睛比鹰还尖,炮孔歪了一毫米他都能看出来!比咱们团长还狠!”
另一个工人摇摇头:“可不是,昨天我装药少了半克,他都能看出来。这哪是人,这是显微镜!”
“別抱怨了。”班长拍拍他们的肩膀,“人家是为咱们的命著想。你们没看见那些裂缝吗?差一点都可能要人命。”
“话是这么说,可这標准也太高了吧。”年轻工人撇撇嘴,“我干了十年活,头一回见这么较真的。”
“较真好啊!”老工人反驳,“我寧可累点,也不想天天提心弔胆。你看看隔壁工区,三天两头掉石头,谁受得了?”
最关键的锚索製造和安装阶段,林胜利遇到了难题。机修厂厂长周建军对他设计的锚头、夹具等“怪东西”嗤之以鼻,认为根本做不出来。
“小林,不是我不帮你。”周建军摇摇头,指著图纸上复杂的结构,“这玩意儿精度要求太高,我们厂的设备根本达不到。”
林胜利没有用领导身份压人,而是捲起袖子,拿著图纸和周建军泡在车间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用现有的车床、铣床加工出来。
“周师傅,你看这里。”林胜利指著图纸上的一个细节,“如果我们用分体式设计,先做主体,再做插件,最后组装,是不是就能解决精度问题?”
周建军戴上老镜,仔细端详著图纸。半晌,他点点头:“有道理!你这个想法巧妙,把复杂的一体加工,变成了简单的分体製造。”
两人在车间里忙活了整整三天。林胜利的专业知识和谦逊態度,最终贏得了这位神级工匠的尊重。周建军拍著他的肩膀:“小林,你这脑子真不简单。我干了三十年机械,头一回遇到这么有想法的技术员。”
锚索製造完成后,最紧张的时刻到来了。在给锚索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林胜利亲自操作千斤顶,压力表的指针缓缓上升。10吨、20吨、30吨……粗大的钢绞线被绷得笔直,发出“嗡嗡”的声响。
那声音低沉而悠长,仿佛是大山的琴弦被拉紧,又像是钢铁巨兽在低声咆哮。围观的工人们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惊扰了这神圣的时刻。
“40吨!”林胜利报出读数,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45吨!”压力表的指针继续攀升,钢绞线的嗡鸣声越来越尖锐。
“50吨!到了!”隨著林胜利的一声喊,千斤顶停止加压。粗大的钢绞线紧绷如弓弦,深深扎进山体的锚固端,將鬆散的岩层牢牢缝合在一起。
何卫东每天都来试验段“视察”,嘴上说著“关心”,实则等著看笑话。他站在安全距离外,冷笑著对身边的技术员嘀咕:“这么大的拉力,要么钢绞线崩断,要么把山体拉出更大的裂缝。年轻人啊,总是异想天开。”
然而,一根根锚索顺利安装完毕,山体依然稳固。何卫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嘴上依然不服气:“这只是开始,等到爆破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厉害了。”
预裂爆破的时刻终於到来。林胜利站在起爆器前,深吸一口气。周围的工人们都退到安全距离外,紧张地望著试验区。
“准备!”林胜利高声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