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小林,我知道你有本事,有机会。但这龙溪水电站,离了你还真不行。”

“不是別人不行,是这套温控方案,这套跳仓法,只有你最懂。你要是走了,万一后面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林胜利心中五味杂陈。他当然明白老孙的担忧。技术方案再完美,如果执行不到位,一样会出问题。

“孙师傅,我……”

“別急著表態。”老孙摆摆手,“你好好想想。有些机会错过了还有,但有些责任,一旦放下就找不回来了。”

深夜回到宿舍,林胜利辗转难眠。窗外传来夜班工人的呼喊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声从不间断。

这座大坝,真的像他们的孩子吗?

他想起刚来龙溪时的忐忑,想起第一次提出温控方案时眾人的质疑,想起陈凯的种种刁难,想起每一次技术突破后大家的喜悦……

他闭上眼,工地的轰鸣、工人的號子、宿舍里兄弟的鼾声……这一切嘈杂又鲜活的声音,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抽不掉了。

第二天一早,林胜利来到办公室,铺开信纸,开始给水电总局写回信。

他斟酌著每一个字,反覆修改著每一句话。信件的核心內容只有一个意思:感谢信任,但必须留下。

“尊敬的总局领导,感谢您们对我的信任和提携。但作为龙溪水电站温控方案和地基处理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岗位,直到大坝主体工程完工,確保所有技术方案都完美落地。”

“技术创新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经过完整项目的检验。

只有亲眼见证龙溪水电站的成功建成,我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方法才能形成真正成熟的体系。

届时再为国家贡献力量,才是对个人和国家都更负责任的態度。”

信写完后,他又给王朝丽寄了一份抄送。

三天后,王朝丽的回信到了。信封很薄,里面只有一张信纸,上面只写了一行字:

“我等你建成龙溪,再一起去征服新的高山大河。”

林胜利把信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刚才还觉得有些凉的宿舍,这会儿似乎也暖和了起来。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他轻轻抚摸著信纸,似乎能闻到上面淡淡的墨香。那香味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和坚定。

“胜利!”李强从外面衝进来,“总局的回电来了!”

林胜利接过电报,上面写著:“同意林胜利同志暂缓调动,继续负责龙溪项目技术工作。

待项目完成后,总局將优先考虑其职业发展。”

李强兴奋得快要跳起来。“太好了!你不走了!”

张思明也闻讯赶来,一把搂住林胜利的肩膀。“兄弟,算你有良心!”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项目部。老孙听到后,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王成林和李振华对林胜利的决定更是讚赏有加。

“这才是有担当的技术专家!”李振华拍著桌子,“不贪功,不急躁,知道什么叫责任!”

王成林也深有感触。“小林这孩子,真正懂得什么叫工程师的使命。”

留下来的风波彻底平息,林胜利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项关键工序中——遍布整个坝体的冷却水管系统安装与测试。

这套系统如同血管般复杂,將直接决定大坝的长期稳定性。每一根水管的走向,每一个接头的密封,都关係到整个工程的成败。

傍晚时分,林胜利站在大坝顶部,俯瞰著整个工地。

夕阳西下,远山如黛,龙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

这里,就是他的战场。这座大坝,就是他要守护的孩子。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无论有多少机会在召唤,他都要留下来,亲眼看著这个孩子长大成人。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信仰。

一种对技术的信仰,对责任的信仰,对这片土地的信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