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在王成林的桌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份红头文件静静躺在那里。

“小林,你过来看看这个。”

王成林抬起头,食指在文件上轻轻敲了敲,眼神里既有对一个年轻人误入歧途的痛心,也有一丝清除障碍后的决断。

林胜利接过文件,目光扫过標题——《关於陈凯同志违纪违法案件处理决定的通报》。

文件详细记录了陈凯利用职务便利,与不法商人勾结,企图在国家重点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的全部经过。

最终处理结果:撤销党內职务,行政开除,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这小子算是彻底完了。”王成林摇头嘆息,“年纪轻轻,却走上了歪路。”

林胜利將文件放回桌上。陈凯的倒台,对他而言既是意料之中,也是必然结果。

在工程质量面前,任何投机取巧都將付出代价。

“王总工,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干了。”林胜利的语气平静而坚定,“大坝主体浇筑,我想全面推行跳仓法。”

王成林眼前一亮。跳仓法施工,这是林胜利一直在酝酿的创新工艺。

“你有把握吗?”

“绝对有把握。”林胜利起身走向墙上的大坝结构图,“传统的整体浇筑容易產生温度裂缝,而跳仓法可以让混凝土有充分的散热时间。”

他拿起红笔,在巨大的坝体图纸上开始標记。

横向划分、纵向分割,整个大坝被他分解成数十个规整的浇筑块。

“每个仓號按照这个顺序浇筑。”红笔在图纸上跳跃著,

勾勒出一幅复杂而精密的施工蓝图,“先浇1、3、5號仓,等它们初凝后,再浇2、4、6號仓。”

王成林仔细研究著这张图纸。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蕴含著深刻的技术考量。

“这样確实能减小温度应力。”他点头讚许,“但对现场管理的要求会很高。”

“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林胜利放下笔,“我们有最好的技术团队。”

下午,施工现场传来阵阵轰鸣。巨大的拱坝坝体已初具雏形,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显得庄严而壮观。

林胜利站在最高的脚手架上,手持对讲机,俯瞰著整个工地。

脚下是数十个整齐划分的浇筑仓號,每一个都有明確的编號和標识。

“1號仓准备浇筑!”他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遍工地。

远处的搅拌站立即响应。第一车混凝土缓缓驶向指定位置,司机熟练地操控著料斗,將灰色的混凝土精准地倒入仓內。

振捣工们按照林胜利制定的规范,有序地进行著作业。每一次振捣的时间、每一个插入点的位置,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执行。

“3號仓开始!”

“5號仓准备!”

一道道指令从高处传来,整个工地运转得井然有序。不同的仓號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始浇筑,形成了一个精密的施工节拍。

李强此时已经成为“测温队”的队长。他带著几个年轻技术员,穿梭在各个仓號之间,手持测温仪器,仔细记录著每一个监测点的数据。

“胜利,1號仓的温度已经开始下降了。”他通过对讲机匯报,“峰值温度比预期低了5度。”

“很好!”林胜利满意地点头,“继续监测,每两小时报告一次。”

张思明则忙得脚不沾地。他要协调各种材料的供应,確保每个即將浇筑的仓號都有充足的合格混凝土。

“老张,2號仓的料准备好了吗?”林胜利询问。

“放心吧!”张思明拍著胸脯保证,“我这个'大坝食堂'的大厨,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仓號饿肚子!”

夕阳西下,第一天的跳仓法施工圆满结束。林胜利走下脚手架,脸上带著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老孙快步迎上来,手里还攥著块刚检测完的混凝土样块,他把样块递到林胜利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