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评审风暴
“高总工,各位领导。”老刘清了清嗓子,“新方案在现场的执行效果,確实是显著的。温度控制更加精准,裂缝明显减少。”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什么:“不过…对工人的操作要求確实比较高。有些细节,需要反覆培训才能掌握。”
老刘的话音刚落,陈凯像是被抽了一鞭子,整个人精神一振,放在膝盖上的手猛地攥紧了。
他立刻站起身,脸上掛著关切的表情:“高总工,老刘师傅说得很中肯。技术再好,如果基层工人掌握不了,推广起来就会有困难。”
陈凯走到会议室中央,侃侃而谈:“我建议,局里在推广这套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基层工人的接受能力。
甚至可以成立一个由机关牵头的'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各个项目部,手把手地进行培训指导。”
他的眼神在高明远和王建国之间游移:“这样既能確保技术推广的效果,又能体现机关对基层的关怀和支持。”
言下之意很明確:这个指导小组,他陈凯愿意担任要职。
王成林总工程师再也听不下去了。他霍然起身,声音如洪钟:“高標准、严要求,这正是我们龙溪工程质量的生命线!”
他走到投影仪前,调出一张统计图表:“通过培训和激励,我们工人的操作达標率已经从初期的60%,提升到现在的95%以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方法得当,再复杂的技术也能被掌握!”
王成林的目光扫过全场:“我们不能因为怕困难,就降低技术標准。那样建出来的大坝,如何对得起国家的信任,人民的期望?”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赞同的掌声。许多项目部的技术人员,都被王成林的话感染了。
严桂芳也站了起来:“我从宣传科的角度补充几句。正是因为有了林胜利同志通俗易懂的《手册》,还有图文並茂的宣传资料,新技术的推广才如此顺利。”
她指向墙上的宣传画:“赵晓兰同志绘製的流程图,把复杂的技术原理变得生动形象。工人们看得懂,学得会。这证明了方法得当,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会议室里的爭论越来越激烈。支持林胜利的声音和质疑的声音交锋不断。
高明远总工程师一直在静静地听著,观察著每一个人的表现。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三个小时过去了。会议室里的空气变得闷热,许多人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
终於,高明远缓缓起身。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他环视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林胜利身上:“经过详细的质询和討论,我们考察组一致认为…”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陈凯的双手紧握成拳,指甲几乎掐进了手心。林胜利则神情平静,等待著最终的判决。
“《大坝主体混凝土温控施工指导手册》理论扎实,数据可靠,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明远的声音在会议室里迴荡,“我宣布,通过评审!”
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项目部的技术人员们激动地鼓掌,有些人甚至站了起来。老孙拍得最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胜利深深地鞠了一躬,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项目部团队的肯定。
陈凯的脸色变得铁青,掌声在他耳中刺耳得像刀子。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机械地拍著手,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掌声渐渐平息,高明远的话锋突然一转。他的目光再次锁定林胜利,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手册通过了。但是…”他停顿了一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天,我要亲眼看看你们在实际施工中,是如何应用这些原则的。”
高明远走到窗边,望向远处正在建设中的大坝:“就从下一阶段的坝基岸坡爆破修整开始。
我要看看,你们的理论能否在最复杂、最危险的工序中站得住脚。”
会议室里又一次安静下来。眾人都明白,真正的考验,明天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