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年过八旬,在学术界的地位与蒋惟山不相上下,甚至因其治学严谨、为人耿直,在老一辈知识分子中声望更高。

眾所周知,他与热衷於搞圈子、拉山头的蒋惟山,向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天下午,《文匯报》的文化版块,刊登了一篇郭老的署名文章。

文章题目很平淡:《谈谈文学的“真”与“诚”》。

文章里,郭老一个字都没有提江离,也没有提蒋诗思,更没有提那首“卫生巾诗”。

他只是用自己一贯朴实无华的文风,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做学问、搞创作的经歷。

他写道:“那时候的文坛,很穷,也很纯粹。大家一门心思,就是想写出能对得起读者、对得起时代的作品。一篇稿子,字斟句酌,反覆修改,生怕有一个字不妥帖。批评也是真刀真枪的,今天你在会上批评我,明天我写文章反驳你,面红耳赤,但下了会,还是朋友,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爭的,是学问,是道理,不是个人的面子和利益。”

紧接著,他笔锋一转,不点名地批评了当下的某些风气。

“……不知何时起,文学圈里多了一些『团团伙伙』,少了一些『切切磋磋』。作品的好坏,不再取决於文字本身,而取决於作者的出身和师承。批评,也变成了互相吹捧的肉麻游戏……长此以往,文学哪里还有什么生命力?不过是权力和人情的附庸罢了。”

文章的最后,郭老一锤定音:

“文学,当有风骨;文人,尤甚。”

这篇文章,如同一颗投入浑水中的明矾,瞬间让局势变得清晰起来。

郭老虽然没有站队,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为江离的观点背书。

他以自己无可爭议的声望和地位,肯定了江离所批判现象的真实性,並从根本上否定了“圈子文学”的合法性。

文章一出,网络瞬间引爆!

“郭老威武!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骨!”

“什么叫降维打击啊?这就叫降维打击!蒋惟山用身份压人,郭老用风骨压他,高下立判!”

“楼上的,你错了,蒋惟山那叫『权势』,郭老这才是『地位』。权势让人畏惧,地位才让人尊敬。”

网络上一片欢腾。

那些之前被蒋惟山父女以及他们那个圈子噁心得够呛的网友们,此刻只觉得胸中鬱气一扫而空,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

在所有人看来,有了郭老爷子的亲自下场,江离这一仗,算是彻底贏了。

然而,他们都想错了。

江离,从没想过要靠別人的“加持”来贏得这场战爭。

他很清楚,这只是“文斗”的胜利。

舆论的胜利,不过是镜水月。

只要蒋惟山还坐在那个位置上,只要他盘根错节的利益网还在,今天丟掉的面子,明天就能加倍找回来。

风头过去,他依然可以继续玩他那套“权力美学”的游戏。

被钉在耻辱柱上又如何?

只要柱子够高,脚下的人够多,他甚至会觉得那是一种独特的风景。

郭老的支持是意外之喜,是锦上添,但他真正要做的,是釜底抽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