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离同学,不要紧张,坐。”宋校长的语气很温和,像个亲切的长辈。

江离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表情平静,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校长”。

他知道,是蒋惟山的“盘外招”来了。

“你最近在网上的事情,我们学校都知道了。”宋校长將茶杯推到江离面前,慢条斯理地开口,“从个人角度来说,我非常欣赏你的才华和勇气。你的歌,你的戏,包括你那些文章,我都看了,有理有据,文笔斐然,確实是难得的人才。”

他先是给予了一番肯定,缓和了气氛。

江离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听著。

他知道,重点永远在“但是”后面。

果不其然,宋校长话锋一转。

“但是,江离同学啊,你还年轻,很多事情,可能不像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么简单、那么黑白分明。”他嘆了口气,眼神里带著几分过来人的沧桑,“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係。蒋惟山先生,是国內文学界的泰山北斗,为国家的文化事业,也是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他对一些后辈、学生的提携,或许在外界看来,是『圈子』,是『人情』,但站在他的角度,也可能只是一种爱才惜才的本能。”

这番话,说得极其高明。

它没有直接否定江离的行为,而是试图用一种“成熟”和“复杂”的视角,来消解事件本身的对错。

“网络是一个放大器,它会把很小的一个点,放大成一个无法收拾的局面。”宋校长看著江离的眼睛,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现在事情已经闹得很大了,超出了文学批评的范畴。青年作协那边,甚至更高层的一些文化部门,都很关注。这对我们学校的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终於,图穷匕见了。

“江离同学,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宋校长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有时候,退一步,不是软弱,而是智慧。你未来的路还很长,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和创作上,而不是捲入这些无谓的纷爭里。这对你,对学校,都好。”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空气中瀰漫著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不是命令,也不是威胁,但每一个字,都带著现实世界沉甸甸的分量。

它告诉你,规则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世界不是围绕著对错运转的,它有更古老、更根深蒂固的逻辑——人情、地位、权力。

江离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是好茶,入口微苦,而后回甘。

他抬起头,迎上宋校长的目光,平静地开口:“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

没等宋校长露出欣慰的表情,江离继续说道:

“但是,如果因为他的影响力大,黑的就必须说成是白的,错的就必须被包容成对的,那我们这所大学,我们读的书,我们学的道理,又算什么呢?”

江离的声音不大,但带著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倔强。

“您说世界是复杂的,我同意。但越是复杂,就越需要有人去坚守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是非对错。”

“如果今天我退了,那么以后,还会有无数个『蒋诗思』,拿著她们漏洞百出的『卫生巾诗』,在她们父辈搭建好的舞台上,心安理得地嘲笑著台下每一个认真努力的普通人。那个时候,我们是该鼓掌,还是该沉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