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留白的艺术?
女儿问:“你……还好吗?”
父亲浑浊的眼睛动了动,似乎想挤出一个笑容,却失败了,只是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好。”
女儿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桌子对面:“这里面是些钱。”
父亲的手指猛地一颤,茶杯里的水晃了一下。
他没有去碰那个信封,只是抬起头,第一次真正地、仔细地看向自己的女儿。
他的眼神里有太多东西,有欣慰,有痛苦,有不敢靠近的胆怯,还有一丝哀求。
他想说什么,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却化为一声长长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嘆息。
朱暉的表演,是教科书级別的。
他没有流一滴泪,却让观眾感受到了排山倒海的悲伤。
他就是那个被时间与悔恨淹没的父亲。
而刘青呢?
她很美,美得无可挑剔。
镜头给到她特写时,每一帧都像是精心修过的画报。
她也哭了,在剧本要求流泪的地方,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一颗滚落下来,哭得梨带雨,我见犹怜。
表演结束,灯光亮起。
现场观眾席,出现了片刻的沉默。
朱暉的表演带来的后劲,让很多人一时没回过神来。
导师席上,宋丹书率先拿起话筒,他的声音带著一丝感慨:“朱暉,演得好啊。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演员对角色的敬畏,你不是在演,你就是他。你把这个父亲一生的遗憾,都揉碎了,放在了那几分钟里,了不起!”
他给予了朱暉极高的评价,然后话锋转向刘青,语气温和了许多:“小姑娘,很努力。台词和流泪的时机都抓得很准,但你的表演,还停留在表面。你只是完成了剧本给你的任务,没有去想,这个女儿在推开那扇门之前,心里经歷了怎样的天人交战。你的心里是空的,所以观眾感受到的,也只有空。”
宋丹书的点评,一如既往地温和而精准。
然而,陈奋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清了清嗓子,抢过话头。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的声音不大,却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宋老师是老艺术家,看问题的角度,可能跟我们现在市场的主流有些出入。”
他先是捧了宋丹书一下,隨即话里藏刀。
“我觉得,朱暉的表演,痕跡太重了。有点『演』的成分在里面,太戏剧化,太用力。现在的年轻观眾,喜欢更生活化、更自然的表演。”陈奋侃侃而谈,仿佛刚才那个理屈词穷的人不是他,“反而是刘青,让我很惊喜。”
彭文静的眉毛挑了起来,嘴角勾起一抹看好戏的笑容。
“刘青的表演,有一种『留白』的艺术。”陈奋创造了一个新词,“她没有把所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而是用一种克制的、內敛的方式来处理。她的美,她的脆弱,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传递。你看她流泪的时候,那种破碎感,是非常能打动人心的。这是一种高级的表演方式,叫『以静制动』。我认为,她的表演,比朱暉那种老派的舞台剧演法,更贴近电影的质感。”
这番指鹿为马、强行拔高的点评,让现场许多懂行的观眾都皱起了眉头。
把“面瘫”说成“克制”,把“空洞”说成“留白”,陈大导演的洗白能力,確实是一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