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木秀於林
赵景龙的个人社交帐號下面,他的徒弟们纷纷下场,用各种阴阳怪气的言论带起节奏。
“龙门”大弟子,外號“战斧”的rapper发了条动態:“有些人啊,刚学会走路,就想学飞了。別到时候摔断了腿,还得哭著喊爸爸。#尊重文化#”
另一位女rapper“小辣椒”则更加直接:“三天?谱还挺大。现在做歌都这么快了吗?流水线罐头產品吧?我们龙哥一张专辑打磨一年,这才是对艺术的尊重。”
他们的言论,迅速得到了圈內一眾“老炮儿”的转发支持。
这些人,早已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他们享受著圈內“前辈”的地位,掌握著话语权,任何试图挑战这一秩序的新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赵景龙本人看到这条微博,只是冷笑一声。
“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他对身边的coo说道,“他以为回击得越快,就越能证明自己。殊不知,音乐这东西,是需要沉淀和打磨的。他越是急功近利,就越容易露出马脚,把《莫愁乡》积攒的好感一次性败光。”
coo点头附和:“龙哥说的是。我已经安排好了,周五他发歌的时候,我们旗下所有艺人,还有合作的乐评人,同步跟进。只要他的歌有任何瑕疵,就立刻抓住,无限放大。”
赵景龙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新坐回沙发,眼神幽深。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三天后,江离的新歌被批得体无完肤,他自己则以“宗师”的姿態,为这场闹剧盖棺定论的场景。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
木秀於林,风必摧之!
与此同时,江离正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
《以父之名》这首歌,不是一把吉他就能搞定的。
它的编曲复杂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管风琴、弦乐、钢琴、歌剧女高音、义大利语祷告……
这些元素必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那种独特的、华丽而压抑的哥德式风格。
这需要一个顶级的製作人,和一个顶级的录音棚。
之前那位录音师水平不差,但也绝对无法完成这样的史诗级製作。
这首歌,必须以最完美的姿態问世。
江离打开手机,开始搜索魔都顶级的音乐製作人。
很快,一个名字进入了他的视线——“老k”,真名柯震。
柯震,四十五岁,圈內公认的鬼才製作人。
为人孤僻,脾气火爆,但业务能力无可挑剔。
他曾为多位天王天后操刀製作过金曲专辑,尤其擅长处理大编制、多元素的复杂编曲。
最重要的是,他十年前就淡出主流视野,自己开了个录音棚,只接自己看得上眼的活儿,不问名气,只看作品。
对江离来说,这是最合適的人选。
他需要一个纯粹的、能理解並实现他脑中构想的“工匠”,而不是一个会对他指手画脚的“导师”。
江一拨通了老k工作室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年轻的助理。
“你好,我想预约柯震老师製作一首歌。”
“柯老师最近不接活儿。请问你是哪家公司的?”助理的口气很公式化。
“我没有公司,我叫江离。”
“江离?”助理愣了一下,显然这个名字最近太火了,“《莫愁乡》的那个江离?”
“是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请示。
隨后,助理的口气客气了些:“江老师,不好意思,柯老师的规矩是,得先听一下作品的demo。如果他觉得有意思,才会约见。”
“可以。”江离掛掉电话,將系统兑换歌曲时附带的、最基础的编曲框架和自己的哼唱demo,打包发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