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时候,刘基也想起了歷史上的华歆在未来干出的一系列“壮举”。

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上一世的五代十国时期,刘基见了太多太多了,比如那位情商很高的冯道老先生。

但这一类人往往也比那些认死理的人要好对付得多。

这样一想,刘基心中便有了计较。

於是他连连摇头,对华歆的態度表示不赞同。

“府君所言,基以为是不妥当的。”

华歆皱了皱眉头,心想你这毛孩子如何认为我说的不对?

於是便耐著性子询问刘基。

“还请公子明言。”

“府君的想法,无异於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他人手中。”

刘基嘆息道:“府君认为只要不掌刀兵,待孙贼来攻,开门献城即可,可府君如何確定孙贼就一定不会大开杀戒呢?需知孙贼在吴郡和会稽郡都有大开杀戒,对吴郡和会稽郡的豪族名士多有杀戮,府君如何確保孙贼不会对府君动手呢?”

华歆心里咯噔一下,面色上露出些许迟疑之色。

“这……我乃朝廷命官,与孙伯符素来没有仇怨,他为何要害我?”

“吴郡与会稽郡的诸多被害名士也与孙伯符素来没有仇怨,只是不满孙伯符没有名义就擅自占据郡县,结果就没逃过孙伯符的杀戮。”

“这……这不能一概而论,我並没有打算与之为敌。”

“就怕孙伯符以府君为敌。”

刘基身体前倾,低声道:“孙伯符执掌江东,並无朝廷任命,没有正当名义却占据汉土,与造反没有区別,而府君却是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有天子任命,孙伯符占据豫章郡之后,又会如何做想?

他可以任命自己的部下统领豫章郡,但却没有大义名分,一旦豫章郡发生动乱,有人打起府君的旗號反抗孙伯符的统治,他又会如何看待府君呢?他会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华歆面色微变,抚著鬍鬚的动作也为之一顿。

这黄口小儿……言之有理啊。

孙策占据吴郡和会稽郡眼下都没有朝廷任命,他把朝廷任命的官员赶走了,自己占据当地,这不就等於是造反吗?

而自己作为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对上一个没有名义的孙策,天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情?

刘基眼看华歆变了脸色,便立刻添油加醋、煽风点火。

“当下朝廷暗弱,天下纷乱,很多有野心的贼人都不再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凶作恶之人也不再遮掩自己的心思,此前,朝廷委任的吴郡太守许贡就死在了孙伯符手上,有此先例,府君如何敢確定孙伯符不会对府君下毒手呢?”

华歆原本觉得自己和孙策没有仇怨,孙策就算打来了,自己双手一摊直接投降,量那孙策也不会把自己怎样,大不了之后找个机会润回北方就是。

他才不想掺和刘繇和孙策的那些恩恩怨怨。

可刘基这么一通天乱坠的忽悠下来,他这心里还真就没底了。

这俗话说,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孙策征伐江东行事暴虐,杀了不少本地豪族、名士,民怨极大,为了制止这种民怨,又杀了更多的人,可见其人绝非善茬。

自己作为名正言顺的豫章太守,投降了孙策之后,万一被孙策认为自己的存在阻碍了他对豫章郡的统治,那该怎么办?

到时候自己手无寸铁,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看著华歆不断转变的面色,刘基只觉得好笑。

他知道,华歆已经被他拿捏了。

他已看出,华歆绝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毕生所学理念而献出生命的殉道者,华歆只是一个传统的儒生、学者、官僚,身上並没有太多的坚持,底线也十分灵活。

华歆最在乎的,是他自己。

任何事情,如果有涉及到华歆自身安危的要素,就会成为华歆特別关注、特別在意的事情,也会成为华歆无论如何都要谨慎考量的事情。

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从华歆手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刘基话说完,华子鱼也已经上鉤,接下来就是等待,就是时间的发酵,看看这种未知的恐惧能给华子鱼老先生带去多大的衝击和不安。

而后刘基就发现,华子鱼老先生对於自身性命和前途的珍视,的確有点太强烈了。

他竟然不顾年龄差別和身份差別,直接向刘基寻求解决之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