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自取其辱
“李春明同志,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都深知创作的不易。每一部作品都凝结著作者的心血,犹如十月怀胎孕育的生命。”
“作为编辑,我们更应该以审慎的態度对待每一份来稿,切不可因一时疏忽或所谓的面子问题,就草率地对作品妄下论断。毕竟,我们的笔不仅关乎文字的命运,更牵动著创作者的心。”
这番话在会议室里迴荡,王建军表面上一副大义凌然的模样,心里却翻涌著复杂的情绪。
虽然李春明自我介绍时轻描淡写,但『李春明』这三个字,他不是头一天知道。
入职那天,人事科的几位职工一边给他办理著手续,一边閒聊道:『李同志的文章真是篇篇精彩,让人慾罢不能』、『可不嘛,文艺科这次可算挖到宝了』。
作为同行,各大报刊杂誌的头版文章他自然不会漏过。
但那些评价,他始终难以认同。
李春明在《收穫》发表《牧马人》,他也在《沧州文艺》刊登《痛失吾爱》;李春明在《国家青年报》发表《斗牛》,他同样在《涿州日报》上刊载《守望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他从不觉得自己的作品逊色,只是缺少赏识的伯乐罢了。
最令他难以释怀的是今天的经歷,同为新进编辑,待遇却天壤之別。
他必须跟著老编辑学习,李春明却能直接上手。
从组长到老同志,人人都对李春明和顏悦色,对他却视若无睹。
此刻,看著李春明飞快地批改著投稿,王建军握笔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在他眼里,分明就是在老同志面前卖弄炫耀。
今天遭遇的种种挫败感,此刻都化作了对李春明更深的不满。
李春明抬眼瞥了瞥王建军那副忿忿不平的模样,嘴角不由得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种自命不凡的年轻人,他见得多了。
眼里的嫉妒藏都藏不住,偏还要摆出一副清高样子。
搁在从前,他连个眼神都懒得给,社会迟早会教会这种人什么叫天高地厚。
不过现在嘛...
李春明慢条斯理地合上手中的稿件,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
既然手头的活儿都忙完了,他也不介意让这位心高气傲的『同行』明白,什么叫夜郎自大,什么叫眼高手低。
毕竟,有些道理,光靠社会毒打来教,未免太慢了些。
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梗啾啾。
为了同事的健康发展,他不介意受点累!
李春明微微挑眉,嘴角噙著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却带著几分玩味。
他慢悠悠地开口,语气温和却带著不容忽视的锋芒:“王建军同志这么关心我的工作进度,真是让人受宠若惊啊。不过我这人有个毛病——向来只听得进强者的建议。”
王建军脸色一滯,隨即梗著脖子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好心提醒你认真审稿,你还摆起架子来了?”
“哦?那不如请王编辑指教指教,这篇稿子该怎么改才够『认真』?”
说著,李春明隨手抽出了一份刚刚改完的稿件往前一推。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新入职的几个年轻编辑偷偷交换著眼色,心里直打鼓:『好傢伙,这才入职第一天就槓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