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入职报社
许韵舟推门而入时,办公室里正爆发出一阵鬨笑,笑问道:“我听著怎么这么耳熟,莫不是李春明同志的《驴得水》?”
一位女编辑抿著嘴笑道:“春明刚交来终稿,我们正读到『上级领导要见吕老师』那段呢!”
许韵舟故作严肃地摆摆手:“打住打住,谁也不许给我剧透,回头我要自己慢慢品。”
他的目光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最后落在李春明身上:“春明啊,跟我过来一下,有个事想跟你聊聊。”
李春明心里一动:『莫非又是提前发稿费?』
美滋滋地跟著许韵舟进了主编办公室。
与那些在谈正事前,喜欢东拉西扯一阵的领导不同,许韵舟只是铺垫了两句便直入主题:“春明啊,报社刚获批几个编辑岗位。主编和我的都觉得你挺合適的,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试一试?”
“嗯?”
李春明双手捧著茶杯,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有这好事儿!
见他不语,许韵舟以为他有顾虑,温声解释道:“是不是担心做了编辑后,影响到你的创作啊?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对於编辑搞创作,报社一直秉承支持的態度。而且,主编向上级单位申请了一个『特批』的名额给你。你的待遇以大学本科生定级,干部身份。实习期的工资少点,46元。一年实习期满后,转正定级为行政22级,工资调整为 56元。单位的福利分房...”
计划经济时代,工资待遇由国家统一標准制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特別是『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存在巨大区別,福利待遇天差地別。
为了能將李春明留下,顾振鸿可是下了血本。
“许主编,我想试试。”
“嗯?!”
许韵舟一时卡壳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两秒钟的静默后,他突然拍案大笑:“李春明同志,欢迎你的加入。”
“谢谢您和主编的看中。”
“那什么你等一下,”
许韵舟起身拉开门,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嗓子:“小刘来一趟。”
不多时,一个戴著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推门而入。
刘琛约莫二十五六岁,蓝色中山装的口袋里別著支钢笔:“许主编,您找我?”
“来,认识一下。”
“小刘,这位是咱们报社新来的李春明编辑,咱们报纸前不久刊登的《斗牛》以及《收穫》杂誌上的《牧马人》都是他的作品,你带他去人事科办下手续。”
许韵舟转头又对李春明说:“小刘是咱们报社的『活地图』,顺便让他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单位的各个科室。”
“好的,许主编。”
李春明转身衝著刘琛点了点头:“刘同志,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李作...李编辑,我妹妹可喜欢您的小说了!”
两人一路寒暄著来到人事科。
与后世繁琐的入职流程不同,这时的手续简单得令人惊讶。
一张表格、两枚公章,外加人事科长亲切的几句叮嘱,不到二十分钟就办妥了。
唯独工作证因为李春明没带照片,需要改日补办。
回程路上小刘热情地介绍著:“咱们报社食堂的红烧肉可是一绝,周三还有牛肉包子...”
办好了手续,李春明又返回了许韵舟的办公室。
“许主编,我哪天开始上班?”李春明站在办公桌前问道。
“嗯...”
许韵舟沉吟了一番。
临近年关,报社將招聘的工作放到了年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