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再讲什么尊师重道,那就是迂腐了。

几瓢金汁入了尸肚,就见师父尸身肚皮,越来越鼓。

噗……

一声轻响,鼓胀的肚皮破开一个小孔,一道金汁从中飈射出来,挤出来一只浑身黄污、米粒大小的蛊虫。

余元抓准时机,奋力一咬,咬破舌尖,含起一口鲜血,朝著蛊虫便喷了出去。

舌尖血又名真阳涎,阳气纯粹,专制阴邪之物。

痛是真的痛,但也有奇效。

蛊虫被真阳涎当头命中,滋的一声响,便飘起几缕黑烟。

“啊——”

余元分明从这蛊虫身上,听到一声悽厉惨叫。

而后这尸蛊虫从空中跌落,落於马桶粪水之中,没了生机。

此时,他才看清蛊虫模样。

尸蛊虫不过米粒大小,通体肉色,却是五官俱备,与人无异。

“应该是死了吧……”

即便见蛊虫躺在粪水之中,一动不动,余元仍旧不敢靠近,等了好一会儿,仍不见蛊虫动弹。

他这才拿著搅屎棍,伸进马桶轻轻点了两下蛊尸。

却不料这一点,视野之中又泛起迷雾,阴尸录从中浮现,翻动了两页,便开始记录起来。

其上记载的,竟是师父碰到的那个赶尸人。

害死师父的赶尸人,名叫刘武,蜀地锦城人士。

自幼便耳闻蜀山多剑仙,少年时期毅然踏上寻仙之旅,蹉跎数十年,也未曾见到剑仙真容。

心灰意冷返回故乡,却意外遇上一位游方道士。

一番纠缠哀求后,那老道终於答应收他为徒,传了些养气的功夫,符籙道法给他。

刘武倒也聪颖,资质尚可,约莫十年光景,便將老道一身术法,尽数学会。

而后师徒俩便在蜀地豢阴鬼,炼殭尸,修蛊术……犯下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

许是造化弄人,偏偏就在此时,刘武遇到了心心念念的蜀山剑仙。

然而却是针对他们师徒前来。他也险些在对方剑光下,身首异处。

活命的方式倒也简单,他比师父年轻,跑的也比师父快。

蜀山剑仙斩杀了老道之后,刘武已然逃入蜀地锦城,大隱隱於市,那蜀山剑仙无处可寻,便只能作罢。

刘武经此一役,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便想著寻个靠山。

靠著多年来积攒的银两,託了关係进入府城衙门,专为蜀地衙门赶尸,得了个官家背景。

而后,便是赶尸途中,因意气之爭,被师父周立除去……

又被余元一口真阳涎,喷了个魂飞魄散。

阴尸录记载刘武的平死因,余元定睛一看,又得一门道家炼炁功夫。

《九罗元华太阴真经》

盘坐默念真经口诀,调整呼气吐纳状態,追求吐惟细细,纳唯绵绵的境界,以激发先天元气。

余元此前蒙受师父传授,也会些养气吐纳的法决,只是並不成体系。

或是盘坐调息,或是桩功炼炁,收效甚微。

如今有了更好的练炁法门,自然將此前学习的野狐禪弃之不用。

余元得了妙法,心中迫切想要试试,只是这会儿虽是夜深人静,修行极佳之时,然而屋子里又是死尸,又是臭气熏天,他却难以静心修行。

一脚碾碎蛊虫尸体,余元將屋子收拾一番,掛艾草驱臭,又將师父尸体拖到后院暂且搁置,他便去了师父的房间,再走出来时,手上便多了几样物品。

一只驭尸铃,一个引魂幡,一本名为赶尸十八式符咒的书册,一本养尸秘法,另有一本黑皮书。

从师父生平之中得知,这本黑皮书,正是他被逐出氏族的原因,其中记载的乃是以邪法炼製不化骨的法门。

尸也有等级划分,行尸,殭尸,不化骨,飞僵,旱魃。

而在殭尸之中,亦有不同。

如毒尸,血尸,毛僵,火僵,子母僵等……

前者都还无自有意识,而到了不化骨这层,尸便会生出自我灵智,若主人无强大手段,便会遭受反噬。

“如今师父已死,我便是石林县唯一的赶尸人,凭著这个身份,隱入世俗红尘摸尸修行,即便不能长生久视,亦能逍遥一世,不受外物所累。”

知晓此世神异,余元心中火热。

尤其是刘武记忆中的蜀山剑仙,竟是可驾驭剑光,御空飞行,真若謫仙人下凡。

次日清晨,辰时。

余元独自出门,前往县衙。

他宅子所在之地,名叫阴柳巷,处於石林县北边角落,巷子周边儘是丧葬產业。

从阴柳巷走出来,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石林县县衙。

手持户帖,在县衙为师父申请销了户籍,死因填了个常年接触尸体,尸气缠身,故而暴毙而亡。

县衙主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对於县城之中仅有的赶尸人,自然是一清二楚。

只因赶尸人身份会在县衙登记造册,发放身份路引,以免在外赶尸时遭遇盘查。

且有时县衙也会请赶尸人,將家人塞了银钱的斩首罪犯,运送回祖籍老家。

老主簿闻听周立尸气入体,故而暴毙,也是不免唏嘘。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余元孤儿出身,本就是石林县人士,三个月前拜周立为师,学习赶尸术,身份履歷一清二白。

故而此行销户非常顺利。

民不究官不办,周立之死既无苦主,那身为其徒。

余元便也从此,正式接替师父周立,成为石林县县衙登记造册的赶尸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