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女子,脾气果然很大。
李修言早听得女子是川蜀口音,只是他生活的年代,向来不喜欢惯著女子,所以懟了两句,却不想真要斗诗了?
“小……”
那中年文士也拗不过自家妹妹,只是再次向李修言作揖。大抵是多担待,但心底里却不认为李修言能比得过自家妹妹。
他们是眉山苏氏。
祖上就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了。
到了他们这一代,男子当中,如今功名最高的,只有他这个举人,但他这妹妹,自幼天资聪颖,才情极高。
若非女子不能科举,他相信以妹妹的才学,足以考进一甲。
“你说吧,我听著呢。”
李修言隨便的说道,反正他也不需要作诗,到时候隨便抄一首就是了。
苏小小见他这般,不由谨慎了两分,多斟酌了下词句,才踱步吟诵道:“江波云底泛青泥,舟楫捣月西行。一川兴愁尽隨东,可否看见了,七星惹秋风。”
“沧浪水浊与水清,何故簪缨不停。一竿一篓问鱼情,那边猛虎啸,这边真龙鸣。”
苏小小一边吟诵,最后还笑著拿扇子点李修言。
隨后似乎很开心的捧腹大笑。
她不觉得李修言能懂,因为她一开始见李修言在那里“姜太公钓鱼”,一整天不急不躁,还以为真遇上了高人,结果大失所望。
最后的“虎啸龙吟”,其实是丹道里面的说法。寓意铅汞已生,可以採药入手了。
表面上是夸讚,实际上是嘲讽。
以屈原的《渔父》为基础,根据他们现下西行入蜀,又说屈原投江的殉国固然伟大,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那七星灯被秋风吹灭的悲哀,何尝不是更加壮烈呢?
又相比於屈原的投江,诸葛亮死后为儒道两教尊奉,道教更是尊其为“天枢上相”。
而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中,渔父是想劝屈原的,但屈原却不听,执意清浊不可同流,寧死而不改,这与国事又有何益呢?若真是世人皆醉我独醒,又何必执著於“三閭大夫”之类的官职,去求那世代簪缨呢?
不如拋去一切,渔樵於江渚之上。
如此一念天地宽,於道教修行,得清静二字,便已然入道,因此有“虎啸龙吟”。
李修言倒也不是不学无术之辈。
自然听得懂苏小小的意思,没有想到她这女子,即兴作词,竟然也有这等水平,不由高看了她一眼。
“如何?”
苏小小笑过之后,便看向李修言,等著他认输,然后跳进江水里洗个澡就行。
“舍妹方才固然玩笑尔。”
苏毕作揖向李修言道歉,並言说:“此乃舍妹男扮女装,没有礼数,还望兄台不要往心里去,也不要与女子一般见识。”
等苏小小发挥完,苏毕才来打圆场,想著妹子尽兴了,应该也就不纠缠了。
“词不错。”
李修言打了个哈欠,然后看向江水说道:“我这里也有一首词。”
“你作了《临江仙》,我便作《水调歌头》罢。”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檣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苏小小听得色变,没有想到李修言竟然有如此才华。
此地刚好到巫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