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寧华和王前贺坐在直升机上。云海不断向后掠去,他们脚下也是海,森林的海,往后看去已经看不到城市的边缘在哪。他们几乎进入了一块无人区。

“你是搞什么的方向的?”杨寧华终於忍不住开口。他是个没那么耐得住性子的人,虽然带著粗黑框眼镜看上去文文雅雅的,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人搞科研的时候很疯癲,严厉到苛刻。但也因此在博士生阶段就做了相当不错的论文,近两年才回国做特聘教授。

“搞物理的,最近很火的冷原子方向。”王前贺说。

比起杨寧化,王前贺看起来就壮实一些,这和王前贺的健身习惯有关。

“冷原子?”杨寧华的眉头皱了起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態那套东西?我知道,很前沿,但那东西的工程应用不是还早得很吗?精度是高,但太脆弱了,隨便一点杂散磁场或者温度波动就全毁了。拿来做个原子钟或者引力波探测还行,值得用这种阵仗把人从被窝里拖出来?”

杨寧华是个搞材料的工程师,对於这种理论物理学家有种不由自主的轻视。

“这么说你也是被临时徵召的?”王前贺忽略了杨寧华的前半段话。

“嗯。”杨寧华往后靠,“我连媳妇儿都来不及说话,她去送孩子上学了,刚出门国家的人就来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分钟,他们问了几个问题,我都回答出来了,就跟著来了。”

“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杨寧华压低声音,“他们是这么问的:『杨寧华教授,现在我们確立一个认知前提。这个前提是:我们已经接收到並確认了一段来自地外智慧文明的信息。现在,请你基於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角度,对该文明的物理应用水平,做出第一级和第二级逻辑推论。』”

杨寧华有些激动:“我当时愣了一下,以为是什么心理测试。但你知道对面来的人很正式,我感觉我可能接触到什么机密了。於是我回答了。”

“我告诉他,第一级推论:对方必然已经完全掌握了强、弱、电磁和引力四种基本力的统一理论,並且能够进行宏观尺度上的工程应用。第二级推论:他们既然能发出这种信息,说明他们掌握了超越我们理解的能源和通讯方式。也许是直接调动真空零点能,也许是利用引力波甚至时空本身的涟漪进行广播。这意味著,从材料角度看,他们能够製造出在极端能量密度和时空曲率下保持稳定存在的物质。”

“他们听完我的回答,没有做出任何评价。”杨寧华自嘲地笑了一下,“那个主问的人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他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他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复述:

“『杨寧华同志。现在,向你明確一项国家最高等级任务的徵召前提。接受此任务,意味著你必须无条件同意以下条款:第一,自即刻起,你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將被无限期封存。你的家庭、社会关係、学术履歷將由国家接管,並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处理。对於外部世界而言,你將因国家机密项目而处於失联状態。

第二,此任务的期限、地点、具体內容,你无权过问。你只需要知道你负责的技术领域和指令。你是国家这部机器上的一个关键零件,你的职责就是根据指令运转,並与其他零件精密配合。第三,此任务具有不可预测的、极高的风险性,包括且不限於物理性、精神性乃至存在性层面的风险。』

『……他最后看著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你需要好好好好考虑一下。』”

“你难道拒绝了?”王前贺问。

“拒绝?都到这个地步我怎么可能拒绝?你不知道我有多激动。”杨寧华猛地锤了一下扶手,“这特么什么待遇?这是当年的元勛级別的待遇,你知道我在国外待久了早就看不习惯那群洋人的作风,你跟我这种人搞科研,搞多了都想著回国做点实事,这机会就摆在面前,我能拒绝?”

王前贺被他说的激动莫名,努力地保持平静:“我和你差不多。”

“我当场就站起来了,告诉他:『別废话了。我杨寧华,从麻省理工回来,不是为了在大学里混个教授头衔养老的!我研究那些新材料,那些拓扑绝缘体,那些声子晶体,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等待这么一天吗?!』”他说,“对於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男人来说,什么家庭,什么身份,在这种使命面前,算个屁!”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王前贺笑了笑:“你说的很好。国家承担了一切,家庭、生活、名誉……所有这些束缚的东西,都被剥离了。我只需要做一件事,一件我最擅长最热爱的事,用我的全部智慧,去解决一个工程问题。我没法拒绝。”

两个在各自领域都已站在顶峰的男人,此刻在万米高空的机舱里,像两个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一样,语无伦次地宣泄著自己的热情。

除了单纯的爱国情怀外,那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只属於顶尖科学家的驱动力。

对未知的渴望,对终极问题的痴迷,以及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绝。

他们害怕吗?

也许。但那种对於一个无法想像的工程的嚮往,那种或许能够亲身参与到深刻变革中的激动,早已將恐惧碾得粉碎。

隱姓埋名?与世隔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