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单是他,整个奉先殿外现场满朝文武的官员都傻眼了。

尤其是三个阵营方面的人。

一个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还有原先与吕父方面有过交往的文人官员,他们都是现在支持皇孙朱允炆的派系。

因为朱允炆听话,谦谦有礼,懂礼数,比较好控制。

另一个则是淮西勛贵武將们,尤其是朱允熥的亲舅舅常茂,常森等人,还有亲舅姥爷蓝玉为首的代表们。

他们从跟隨朱元璋起步的时候,就已经认同了太子朱標的身份,可以说如果太子爷没有死去的话。

但凡有这些人在,整个大明就如铁桶一般,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再加上太子爷朱標为人谦和有礼,对待官员们更是仁义之至,每次大魔王朱元璋要杀人惩罚的时候,他都会据理力爭给官员们求情。

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成功收服了很多人心。

再加上淮西勛贵们和太子爷朱標,有著特殊的亲情,关係就更加的稳固牢靠。

哪怕是太子爷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只要朱允熥能够展现能力,他们会毫不犹豫进行站队。

可谁能想到,朱允熥近年的表现,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哪怕对方是太子爷的嫡子,没有能力又能如何??

谁敢跟著这样的废物进行夺权之战???

可算是这样,不到最后一刻,淮西勛贵们也想看看朱允熥的表现。

最后就是中间党派,他们不到最后时刻,是绝对不会轻易站队。

但无论是哪一方,都在进行认真的观望,只有洪武皇帝朱元璋最后的態度,才是最终的决定!!!

皇权斗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文官和武將自古势不两立。

这是天然的矛盾根本就是无解,一切皆在利益。

此刻朱元璋的话,可不是简单的话语那么简单。

要知道,自从原太子妃常氏离开人世后,吕氏就接替了太子妃位置。

按照洪武皇帝朱元璋制定的规矩,只有嫡子才可以继承皇位。

哪怕是长子而不是嫡子,也不可以破坏规矩。

就算是吕氏已经成为了新的太子妃,朱允炆想要得到嫡子的身份,也几乎不会被承认。

不管怎么样,朱標的嫡子是朱雄英,哪怕对方已经死去离开人世。

按照顺位接替人选,也是原太子妃常氏的第二子也就是朱允熥,接替嫡子的位置。

本来这事怎么算也算不到朱允炆头上,可现在朱元璋的话,却是变相的承认朱允炆作为嫡子的合法身份。

因为只有嫡子,才有资格给太子朱標正位守孝。

原本朱元璋还有所顾虑,哪怕是让礼部官员齐泰,给已死去的太子弄正位告慰亡灵书,也是准备了两份。

上面的名字分別是朱允炆和朱允熥,最后就等老爷子的定夺。

没想到,皇孙朱允熥会这么让人失望,先前的一点顾虑已经变得荡然无存!!

老二朱允炆热爱读书认真严谨,知书达礼,大学堂的官员老师们都非常喜欢,风评也很不错。

反观老三朱允熥却是恰恰相反,读书荒废,懦弱无比,琴棋书画要什么没什么,风评差的没边,几乎没有人看好他。

该怎么选,老爷子早已有了答案。

想到这朱元璋再次开口,眼神变得坚定无比。

“咱说合適就合適,你的母妃已经是太子妃,你的身份自然合理合规。”

“好好做,千万別让標儿失望。”

旁边的太子妃大喜无比,就差激动的跳起来了。

今日所有的一切准备,不就是为了等老爷子的这句话?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皇上都开口了,那些有质疑的大臣,谁敢这个时候出来冒头找死。

只要今天吾儿朱允炆礼成,那么將来继承大明皇位將会顺利无比。

想到这,太子妃吕氏再次装腔。

“父皇,这不合適吧,会被人说閒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