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林平安也把肚子吃的圆滚滚,那些刚被收编进入红军队伍的国军俘虏,一边吃著饭,一边呜呜地哭著。

他们跟著邱程,长期被剋扣粮食和军餉,別说是吃这些鸡鸭鱼肉了,那就是白面馒头都见不到几次。

几个指导员一看,这是个做政工工作的好机会啊,索性直接开始引导这些投降的国军士兵诉苦,说是自己在国军里面遭的罪受的苦。

几十个大老爷们儿一诉苦,那哭的就更厉害了。

林平安听完之后,也是相当惊讶,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红军战斗力这么强。

別的不说,红军內部虽然也有上下级关係,但是军官如果打骂士兵的话,那可是要吃苦头的。

因为红军內部有士兵委员会,而且规定军官不准打骂士兵。

这主要是“三湾改编”的成果。

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產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眾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化娱乐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

在三湾改编之前,其实红军部队的架构和军阀也没有太大的区別,前期的战斗力和意志力都不算很强。

吃饱喝足之后,林平安就高声宣布,给每个红军战士发这个月的零钱。

没错,就是零钱。

红军虽然没有军餉,但是每个月都会给战士们发零钱,这些钱他们可以用来自行採买一些物资和食物。

当然,零钱的多少,主要看口袋里有多少钱。

钱多了多发,钱少了少发,灵活分配。

有时候比国军的军餉还要多。

张德志看著手里两块大洋,一时间有些发愣。

“给我的?”

二狗白了他一眼道:

“不然呢?要我说,就不应该给你,但是营长说了,你们现在投诚了,也算我们的一份子,不能搞歧视。”

看著火光照耀之下,那银灿灿的两块大洋,张德志眼神恍惚了起来。

募兵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原本的林平安只打算扩充一个营就好,结果不小心就招了六百人,还都是青壮年。

这些青壮年有不少都是当地山民,猎户,擅长山地行军,攀援登山更是一把好手。

林平安知道,这些人往后有大用。

在三江县停留了五天之后,林平安就决定继续向黎平县行进,看看能不能追上红军的中央纵队,要是追不上的话,那就直接转头往遵义跑,反正在那里肯定是能碰上的。

不过还需要注意的是,国军新一轮的围剿很快就要到来了,到时候贵州也不会太平。

好处就是贵州內部军阀势力比较多,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几乎是各自为战,不会互相援护。

甚至过来帮忙“剿灭赤匪”的中央军,事实上也是想要借著“剿匪”的名义,来完成对贵州军阀的吞併,完全控制贵州。

从三江县出发的时候,林平安的一营规模已经扩充到一千人。

其中三分之一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剩下的都是新兵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