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两条战线
夜幕,將整个江城死死地压在下面。
两条无形的战线,以市局二大队的办公室为中心,朝著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延伸出去。
试图將那个名叫“张启航”的人,从黑暗中彻底锁死。
第一条战线,指向物证。
物证的终点,是技术科那间永远灯火通明的弹道分析室。
技术科长老张,亲自坐镇在巨大的比对显微镜前。
他那双看了一辈子痕跡的老眼,此刻正透过镜片,一眨不眨地,审视著两个不同的世界。
左边的目镜里,是那枚从钢铁厂死者李卫国头颅中取出的、已经变形的弹头。
右边的目镜里,则是刚刚从张启航家门口那枚弹壳中,復原出的、另一枚作为样本的子弹。
“膛线,七条,右旋,缠距240毫米。”老张的声音,在死寂的实验室里响起。
“初步判断,两枚子弹,均由同一把五四式手枪击发。现在,进行最终的痕跡比对。”
他缓缓地转动著显微镜的旋钮,试图將两枚弹头上,那些由枪管膛线留下的、如同人类指纹般独一无二的划痕,进行重叠。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眼力的工作,任何一丝微小的震动,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簣。
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老张那压抑著的、沉重的呼吸声。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气氛同样凝重。
三组的侦查员们,没有回家,而是在高建军的亲自带领下,连夜扑向了早已被查封的、红星钢铁厂的档案室。
那个退休老会计的证词,打开了一扇通往九十年代初国企改革乱象的、尘封的大门。
但要找到那本传说中的“黑帐本”,他们必须从堆积如山的、早已被遗忘的故纸堆里,找到与那几笔“特殊生意”相关的蛛丝马跡。
“九零年到九三年,所有与南方客商的贸易往来记录,一份都不能放过!”高建军的声音,在空旷的档案室里迴荡,惊起一片灰尘。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也极其艰难的工作。
大部分档案,因为保管不善,早已受潮发霉,字跡模糊。
刑警们戴著口罩和手套,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柜之间,艰难地翻找著,纸张的碎屑在他们的头顶飞舞。
高建军的菸癮犯了,但他忍住了,只是烦躁地用手搓著脸,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
市局,二大队办公室。
这里,是整个战役的指挥中心。
李浩和陈岩没有去任何一个现场。
他们正站在那块巨大的白板前,试图从现有的、破碎的线索中,拼凑出那个名叫“张启航”的、战斗英雄的真实面目。
“他为什么要辞职?”李浩用红色的记號笔,在“主动辞职”这四个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號。
“以他的资歷和战功,在钢铁厂保卫科,就算干不到退休,至少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三个月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不惜放弃这个铁饭碗,也要离开?”
“也许,是那本帐本。”陈岩的眼中,闪烁著智慧的光芒,“钢铁厂这几年效益不好,濒临破產。”
“厂里的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