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间的尘埃
吃完饭,陈岩把李浩叫到了办公室的天台上。
七月的风带著一丝燥热,吹拂著两人的衣角。
陈岩递给李浩一根烟,被他笑著拒绝了。
“小子,跟我还藏著掖著?”
陈岩自己点上,深吸了一口,“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那天在审讯室外,那么短的时间里,你到底是怎么挖出向阳田那条线索的?”
李浩知道,这个问题躲不过去。
他看著远方城市的轮廓,思绪也情不自禁地飘向了远方。
……
前世江城警方在案件陷入僵局长达三个多月之后,通过一次对受害者刘艷遗物近乎绝望的、地毯式的重新梳理找到的照片。
照片上,刘艷和一个瘦高的年轻男人亲密地靠在一起,背景是一大片模糊但可以辨认的、金黄色的向日葵田。
刘艷的脸上,洋溢著一种幸福又羞涩的笑容。
在照片的背面,用原子笔歪歪扭扭地写著一行字:“七月二日,晴。”
后来负责梳理的刑警立刻將这个日期与纺织厂的考勤记录进行核对,更是发现七月二號下午,刘艷无故旷工了半天。
在前世,这张照片確实是案件的决定性突破口。
它让警方在耗费了三个多月后,终於將侦查方向从抢劫杀人的迷雾中拉回到了情感纠纷,並成功锁定了主犯李军。
但是,这张照片只能证明李军和刘艷是情人关係。
它並不能直接证明李军杀了刘艷,也无法形成决定性的证据链,最后的判决亦是留下了遗憾。
……
不过这一世的李浩重生了。
他或许没有办法將自身最大的秘密说出口,但他前世身为刑侦专家的经验足以跨越时间长河,成为他当下以及未来最锋利的武器。
李浩向陈岩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如何在那个“一小时窗口”里返回宏光小区,没有去找警察问过的房东,而是直奔信息最灵通的棋牌室和纳凉点。
如何利用小李干事的身份,从家长里短切入,最终从好几位大爷大妈口中,拼凑出了“郊区公交车”、“旷工约会”和“向日葵”这几个关键信息碎片,並最终锁定了“向阳田”。
这个过程,听得陈岩一愣一愣的。
他发现,自己这个徒弟破案,靠的不仅仅是天才般的直觉,更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能够深入群眾、化腐朽为神奇的“社区工作能力”。
“好小子……”陈岩听完,长长地吐出一口烟圈,由衷地讚嘆道,“你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
“这下案子破了,心里痛快了?”
李浩看著远方城市的轮廓,摇了摇头:“师父,我高兴不起来。”
陈岩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的心思,远比同龄人要深沉。
李浩转过头,看著师父,眼神里没有丝毫破案后的轻鬆,只有一片沉重的凝重:“刘艷的案子,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像她这样从外地来江城打工的年轻女孩,社会关係简单,住在治安混乱的老旧小区,一旦出事,甚至都没人知道。”
“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脆弱、也最容易被盯上的群体。”
陈岩点了点头,嘆了口气:“你说的没错,这也是我们一直头疼的问题。”
“所以,我有个想法。”李浩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师父,我最近在整理我们社区和周边几个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资料时,特別关注了市中心百货大楼附近那一片的单身女工宿舍。”
“那一带人员混杂,晚上路灯又少,很多小路四通八达,非常容易出事。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看著陈岩,眼神里带著一种恳切的请求:
“我们能不能……提前做点什么?比如,让辖区派出所加强那一带的夜间巡逻?”
“或者,我以社区的名义,去给她们组织一次安全防范的讲座?”
陈岩的心猛地一沉。
他看著自己徒弟那双不属於年轻人的、深邃而沉痛的眼睛,他没有觉得李浩是在杞人忧天,反而从他的话里,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源於责任感的职业直觉。
他掐灭了菸头,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我明天就去找派出所的老张!你那个安全讲座的想法也很好,我让局里给你出个协助函!”
陈岩看著李浩,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发自內心的欣慰和骄傲。
他以为自己收的,是一个破案的天才。
现在他才明白,自己收的,是一个真正把百姓安危放在心上的、未来的好警察。
而李浩,则握紧了天台的栏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不暴露秘密的前提下,为那个即將陷入危机的女孩王婧。
撒下了一张微弱但却可能救命的保护网。
(第一卷【河滩旅行箱碎尸案】,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