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坐在审讯室隔壁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正在向年轻刑警小刘做著笔录。

小刘全名叫刘洋,警校刚毕业一年,脸上还带著几分青涩。

此刻,他看著李浩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敬佩。

“李浩同志,你再確认一下,你是在凌晨五点半左右进行防汛巡查时,发现了那只银灰色的旅行箱,对吗?”刘洋一边记录,一边確认著细节。

“准確地说是五点三十七分,我看了眼手錶。”

李浩回答得滴水不漏,他知道,作为第一发现人,他的笔录將会被反覆审阅,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好的。”刘洋在本子上写下时间,终於还是没忍住,抬头问道:“那个……李哥,我能问个私人问题吗?”

“你说。”

“你是怎么……怎么一眼就看出那么多东西的?又是活体死后不久肢解,又是根据气味判断没有冷冻过,还精准地预测了尸块的掩埋地点。我们技术队的刘哥都说,你比他这个专业的还专业。”刘洋的语气里满是崇拜。

李浩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属於年轻人的靦腆:“可能是我大学时喜欢看一些杂书吧,什么《法医人类学》、《犯罪心理学画像》之类的,瞎看的,没想到还真能碰上。”

“至於拋尸地点,那纯粹是瞎猜的,我们社区工作,要经常处理乱倒垃圾的问题,我就是按著那些人的习惯猜的,运气好罢了。”

这个解释半真半假,既展现了“高材生”的知识储备,又用“社区工作经验”和“运气”作为掩护,完美地贴合了他当前的人设。

刘洋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都说知识就是力量!李哥,你真是给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长脸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

刘洋连忙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是,是,好的,高队,我明白了!”

掛断电话,刘洋兴奋地对李浩说:“李哥,你真是神了!高队他们刚从纺织厂打来电话,受害者的身份……確认了!”

半个小时前,南城纺织厂。

高建军和陈岩带著两名刑警,驾驶著吉普车,一路鸣笛,直接开到了工厂的办公楼下。

两人分头行动,高建军大刀阔斧,直奔保卫科和人事科,要求立刻核查近三天所有失踪或无故缺勤的女工记录。

而陈岩则显得更为沉稳,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独自一人,慢悠悠地走进了工厂生活区里那个菸酒茶、针头线脑什么都卖的小卖部。

小卖部的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体態微胖的中年妇女,正磕著瓜子看电视。

见到有警察进来,她先是一愣,隨即热情地站了起来。

“警察同志,您要买点啥?”

陈岩没有说话,只是从物证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那片沾著粉色指甲油的指甲样本,放在了玻璃柜檯上。

“老板娘,你看看,这种指甲油,你这里卖过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