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 章 书记办公会
周四,县委书记张稳召开书记办公会,酝酿人事调整工作。
討论到张志霖的安排时,张稳说道:“按照省委组织部的会议精神,要求掛职副县长要在乡镇兼职,市委刘子昂书记也专门提了相关要求,咱们县涉及张志霖同志。今天议一议,该如何安排他在乡镇的职务?安排到哪个乡镇兼职?”
全县六镇四乡,谁能插得上手?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县长师博文开口说道:“选调生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在乡镇兼职是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这一安排既立足选调生的成长规律,也紧扣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乡镇是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掛职干部能直接面对群眾需求和基层矛盾,如土地纠纷、民生服务、產业发展瓶颈等,更有利於选调生的成长。
志霖同志非常优秀,我们应该加大培养力度,给予他更大的平台,明確『实权岗位』,让掛职干部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过客』变为『干將』。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掛职沦为『镀金之旅』,真正实现『培养干部、推动发展』的双重目標。
因此我建议,调整出来一个乡镇书记的位置,让志霖同志发挥更大的作用!”
副书记余正阳心里本来就有气,现在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表態道:“我同意县长的意见!前两天,我和平陶县副书记聊起过这事,他们给掛职干部的岗位就是乡镇书记。这项工作省委、市委都在关注,咱们总不能被比下去!
乡镇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和群眾诉求的『集中反映地』,事务繁杂且直接关联民生,兼职能弥补掛职干部的『理论与实践鸿沟』,为后续承担更重要岗位打下基础。志霖是咱们河东人,自身又优秀,永安县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好他!外省人都能给乡镇书记,咱们本地人更应该给!”
两位副书记明確的表態,让张稳很为难,一个乡镇书记每年至少“上供”上百万,就这样给张张志霖岂不可惜?
想了想,他说道:“一把作为全镇工作的核心领导者,肩负著统筹全局、引领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大任务,其履职成效直接关係到全镇的发展质量、民生福祉和基层治理效能,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虽然志霖同志很优秀,但毕竟没有丝毫基层工作经验,贸然给个乡镇书记,既不利於乡镇发展,又不利於个人成长。我看不如让他当镇长,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上面还有书记给把关,是不是更为稳妥?”
副书记余正阳当即反驳道:“书记,中央选调生的选拔本身就带有『优中选优』的属性,培养的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大平台,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系统培养,是基於其特殊定位的必然要求,其培养必须超越常规干部培养模式,突出『战略性』、『系统性』、『实践性』。
別的县敢给,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谁天生会当官?还不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只要『一碗水端平』不就好了?这当一把手呀,就怕厚此薄彼、偏三向四,人心散了,队伍肯定不好带!”
张稳没有理会他的“唧唧歪歪”,正色道:“任用一把手不是儿戏,组织要慎重考虑!”
……
会议结束后,县长师博文回到政府办,第一次去张志霖办公室串门。
看到县长的身影出现,蔡泽墨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一路小跑迎上前,恭敬地把县长请进自家领导办公室,手脚麻利地张罗著沏茶倒水,生怕有半点怠慢。
张志霖见县长亲自过来,也很意外:“县长,什么事吩咐一声,我过去匯报。”
师博文坐在沙发上说道:“这段时间太忙,没顾上到你这看看,还缺点啥?”
张志霖忙说:“什么都不缺,跟部委比起来,咱这的办公条件好太多!”
师博文笑道:“这確实,省委的办公条件都很差,两个副处长要挤一间办公室,配专车、秘书更不用想。”
“伺候”了县长两分钟,蔡泽墨识趣的退了出去。
师博文正色道:“刚才开了个书记办公会,討论了你去乡镇兼职的事,我的態度很明確,就是给乡镇书记,让你得到更好的锻炼。但书记顾虑重重,倾向於给个镇长。能爭取的我都为你爭取了,至於结果如何,最终还得看书记的態度,毕竟在干部调整上,他基本上听不进去不同意见!”
张志霖带著感激之情说道:“不论结果如何,县长的深情厚谊我都会牢牢记在心里!”
“志霖,书记和镇长有天壤之別,如果有合適的人,能给书记施一下压,你兼职的事就八九不离十了,毕竟我的意见他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感谢县长提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爭其必然,顺其自然!”
又聊了一会,师博文起身说道:“志霖,如果有机会,咱请赵峰秘书长吃顿便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