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会议室內陷入针落可闻的寂静。如此尖锐的政审结论突破了在场所有人的经验认知,凝滯的空气里,偶尔响起的座椅挪动声,要知道被討论者可是笔试面试双料第一!难道真要在这个环节將他 "一票否决"?

主位就座的副部长邓泽楷率先打破沉寂,指节轻轻叩击著案头的材料,眉头拧成深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培养、任用干部的一贯方针和根本原则,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

他抬眼扫视眾人,目光如炬:“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品德不端的人成为领导干部,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危害则越大。这样的人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好干部。”

看到形势急转直下,对张志霖极其不利,需要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主持会议的俞东升,向斜对面的“嫡系部队”刘小龙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示意他“上”!

刘小龙心领神会,开口说道:“各位领导,我有不同意见。”

俞东升立刻接过话头,语带引导地说道:“按照领导指示和部里的安排,张志霖曾参与过『大调研』的统计匯总工作,就在小龙同志这组。

既然有共事经歷,不妨把你了解的情况如实谈谈。毕竟这关乎到一名同志的前途命运,我们不得不慎重,全面听取各方意见。”

刘小龙继续说道:“部里的『大调研』工作,张志霖在我这个组工作了將近二十天,他是我见过最勤奋的年轻人,不仅待人谦和、敏而好学,还主动承担组內最繁重的工作,道德品质不存在任何问题,大家有目共睹。

他话锋微转,目光扫过案头材料:“此外我注意到,二组的材料都是『閒杂人等』的片面之言,並无当事人的说明材料,我认为真实性有待商榷。出於对干部考察的负责態度,我建议对相关情况开展深入核查。即便是公安机关办案,亦需扎实证据支撑,断不能仅凭几句浮言碎语,就影响一名优秀博士的前途命运。”

这番发言掷地有声 —— 为贯彻司长的意志,他不惜得罪那名“小小的”副处级组长。

看到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其他人抱著“事不关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一言不发。

见状,俞东升说道:“政审作为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环节,的確需要秉持全面细致的原则,这既是对考生个人的负责,也是保证干部选拔公正性的关键。

任何基於主观猜测或片面信息的判断,都可能对考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若仅凭他人片面评价或未经核实的传闻就认定考生存在问题,可能埋没真正优秀的人才,也违背了选拔的公平性原则。”

虽然他没有明確表態,但听话听音,他字里行间的 “力挺” 之意已昭然若揭,谁会因为这点“小事”和司长对著干?

副部长邓泽楷目光深邃地看向俞东升,打算给他买了个面子:“东升同志考虑的比较全面,选调生政审的『全面细致』与『杜绝扑风捉影』,本质上是为了选拔出政治过硬、品行端正的人才,同时保障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

只有以事实为基石,以规范流程为支撑,才能让政审真正成为选调生选拔中的『过滤器』和 『试金石』,为干部队伍注入可靠的新生力量。

关於张志霖同志的问题,我建议开展全方位调查,以事实为准绳,儘快拿出结论,不要耽误了选调生录用的整体节奏,这件事我会持续关注!”

俞东升马上接过话头:“好的,部长,我会亲自负责此事,多渠道、多角度取证,以事实为唯一依据,確保政审工作的客观、公正、严谨、权威,出了结果我会隨时向您匯报!”

此事就此有了定论,会议进行下一议题,第三考察组开始匯报。

……

会议结束后,副部长邓泽楷起身离去,俞东升紧隨其后,跟著他去了办公室。

邓泽楷边走边说:“东升,我看你对张志霖挺关照呀!”

俞东升如实说道:“他是杨正尧校长带的博士生,参与过部里的几个课题,是个好苗子。以我对他的了解,那些问题大概率是污衊!”

邓泽楷淡淡地笑了笑:“正尧校长的学生呀,名师出高徒,好好调查一下吧,总得有个交代,堵住悠悠眾口。改天约正尧校长吃个便饭,你这个老学长不得了呀!”

“好的,部长,有进展我隨时向您匯报。”

……

下午三点,张志霖接到財政部人事司打来的电话,要求他立即去一趟,核实一些问题。

他一刻也不敢耽搁,掛了电话就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