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弗兰茨走后,维尔纳看著手里的“真货”,嘴角扯了扯:“这傢伙看起来很可疑,得找个懂行的人验验货。”
最合適的人选就是伊娃。
*******************
国际商店里,依然是那种特殊的氛围——货架上摆满了普通东德人只能看,不能买的西方商品,空气中瀰漫著咖啡和香水的混合味道。
这里是东德为外国人,和有特殊身份的本国人,开设的特殊商店,普通老百姓进来,只能过过眼癮。
伊娃正在整理货架,看到维尔纳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就恢復了职业性的冷淡——在这种地方,任何过於亲密的表现,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需要什么帮助吗?”她公事公办地问道。
“我想看看这些。”维尔纳掏出弗兰茨卖给他的香菸和香水,压低声音说:“能帮我鑑定一下真假吗?”
伊娃瞥了一眼四周,確认没有其他顾客和同事注意,才点点头:“下班后来我家,我教你怎么分辨。”
“还有个事。”维尔纳压低声音,继续问:“西方杂誌和唱片,还有收音机这类东西,你觉得销路怎么样?”
伊娃想了想:“杂誌不好说,但唱片和收音机有市场。特別是来这里买东西的那些官员家属,他们对这些很感兴趣,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在店里买。”
正说著,另一个店员走了过来:“伊娃,刚才来电话,文化局施密特局长夫人订的咖啡豆到了,让你送过去。”
“现在吗?”伊娃看了看表。
“对,说是今晚有重要客人要来。货有点多,恐怕你要辛苦一点了。”
店员离开后,维尔纳立即自告奋勇:“我帮你一起送。”
*******************
施密特局长住在东柏林的高级住宅区,这里的房子比普通居民楼要气派得多,甚至还有小园。
维尔纳和伊娃提著两大袋咖啡豆,和其他西方食品,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穿著质地不错的毛衣,头髮烫得很精致——这在东德是身份的象徵,因为好的美髮店,需要特殊关係才能预约。
“霍纳同志,辛苦了。”施密特夫人的语气很客气,但带著那种上层人士特有的疏离感。
“应该的,施密特夫人。”伊娃礼貌地回答。
搬运货物时,维尔纳注意到厨房里有一台咖啡机,但此刻正发出不正常的“咔咔”声,像是什么地方卡住了。
“这该死的机器又卡了!”施密特夫人有些恼火地走过去,拍了拍咖啡机,“东德造的就是不行,动不动就出毛病。”
在这个年代的东德,在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中,都是用传统方式手工煮咖啡——將咖啡粉放入滤纸,或者直接用开水冲泡。
咖啡机这种“现代化”设备,只有那些官员,和国有企业高管这样的特权阶级,才能通过配额系统获得,而且价格昂贵,一般工人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即便如此,东德生產的咖啡机质量粗糙,故障频发,远不如西方產品那样可靠耐用。
维尔纳仔细看了看那台机器。
灰不溜秋的外壳,线条笨重,看起来就像个铁疙瘩。而且从声音判断,內部机械结构应该很简陋。
“这台机器用了多长时间了?”维尔纳装作隨意地问。
“才买了半年,已经修了三次。”施密特夫人无奈地嘆气,一边继续拍打著那台不爭气的机器,“不是温度控制有问题,就是出水口堵塞。有时候水太烫,有时候又不够热,根本泡不出好咖啡。真是气死人了!”
她停下手,看著维尔纳,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你知道吗,去年我跟著我丈夫,参加一个外事接待,在国宾馆里见过真正的瑞士咖啡机。天哪,那才叫咖啡机!按个按钮就出来了,咖啡又香又浓,而且从来不出毛病。”
说到这里,她的眼中闪过嚮往的光芒:“那台机器外观也漂亮,银光闪闪的,放在那里就像艺术品一样。”
她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遗憾的表情:“可惜我们这里根本买不到。”
维尔纳心里突然一动。
这不就是个绝佳的商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