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知道最终的歷史走向。

这些此刻轻描淡写地斥雨果为混乱、墮落的先生女士们,又如何能够想像,几十年后,这个名字將成为法兰西精神的象徵。

而他们今天竭力推崇的忠诚与秩序的捍卫者们,终將被时间冲刷成模糊的印记。

他微微垂下眼瞼,遮住了眼里的情绪波动,反驳是徒劳的,更是愚蠢的。

吕克不想掺和到任何一派中。

也许现在是保皇派风头正盛,但是最终胜利的是共和派。

他这样的小嘍囉,还是明哲保身为妙。

对雨果的含沙射影持续了好一会儿,像一场为符合主流宾客意识形態而必须举行的批判仪式。

直到一位老先生重新將话题引回《阿达拉》中美妙的森林描写时,普拉蒂埃夫人才再次敲响金铃。

“第一阶段的文学鑑赏暂时到此为止,接下来,是各位才情的展示时间了,相信今晚也一定能发掘出让我们惊喜的宝物。”

她的笑容依旧完美,眼神像探照灯般扫过全场,寻找著下一个环节的主角。

现场的气氛轻鬆了一些。

很快,一位年轻男子被同伴推搡著站起身来。

他显然有些內向,苍白的脸上带著不自然的红晕。

年轻男子紧张地清了清嗓子,从袖中抽出一张摺叠整齐的信笺:“呃,我...我练习写了一首小诗,是关於...窗外的秋叶的。”

他结结巴巴地开始朗读。

小诗句子確实精致,充满了对落叶顏色擬人化的描述,“金色的小手掌告別枝头”,“褐色的嘆息飘过窗欞”。

但是,情感却空洞无比,听下来只看到了对语言的锤炼。

朗读结束,短暂的静默后,一片適度的掌声响起。

“哦,多么细腻的笔触!”一位女士矜持地点评。

刚刚很激动的胖绅士微微頷首:“对生命流逝的短暂哀愁捕捉得非常到位。”

“充满古典韵味...”另一个人总结道。

评价都保持著適当的分寸,不吝惜几个好听的词句,却也绝不更进一步。

接下来两位登场者也大抵如此。

一位朗读了一篇模仿莫里哀喜剧风格的微型独白,讽刺一个吝嗇的邻居,笑话老套,包袱刻意。

一位则拿出了自己临摹的风景速写,技法尚可,但对象是一处人人都知晓的贵族度假地景观。

他们都收穫了相似的、礼貌的、既不冷场也不过分热情的回应。

沙龙的气氛维持在一种温吞的暖意中,壁炉火光的暖色调、香檳的金色泡沫,混合成一种令人舒適却又略感昏沉的暖意。

就在这股昏沉感几乎就要主宰整个客厅时,拉乌尔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带著自信,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在最適合的时机登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